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

2014-04-29 00:00:00张劲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桥梁工程作为城市间与区域城镇的联系枢纽,发挥着其它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深入分析公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有效的施工质量监督,对提高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和公路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桥梁工程作为至关重要的且建设难度较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由于城市环境复杂,导致施工的难度大、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强,各个施工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随且城市道路和桥梁建设施工的进度也在加快,在高速发展中如何把握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已成为建设工作的重点。除了对施工工艺有效改进,还要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建设施工工作的有效进行。

1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道路桥梁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一,由于施工材料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不强,为缩减经费而偷工减料;其二,建筑材料供应商与施工材料负责人之间关系复杂,利益、人情关系等都会严重影响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供应,最终导致建筑材料质量不高,在道路桥梁实际开放运行后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的施工监督管理,就会减少质量问题出现。

1.2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足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责任意识都对施工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只有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素质和高度责任意识才能在施工中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做到踏实施工,不偷工减料。而施工人员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施工准则进行作业,减少施工漏洞的出现。另外,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强,出了问题难以找到负责人,无法追究相应的责任。这都是由于施工监督不力,对人员管理不力所造成的。

2.3 桥梁建成后出现裂缝、蜂窝、气泡等现象

桥梁建成后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最常见的道路出现裂缝,还有桥梁建设中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梁的腹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斜裂痕,甚至混凝土的构件连接处出现材料使用不良导致外力一加压就出现崩裂。这与混凝土在振捣时不密实、施工预应力不足导致的。另外,还可能由于混凝土的结构严密性出现损坏而导致的道路和桥梁的承受力下降,容易遭到水击冲蚀、虫蛀腐蚀,甚至出现蜂窝、气泡的现象。这些都与多个施工环节有关,这也与施工监督力度不足有直接关系。

1.4" 施工环节交接不及时,工作出现漏洞

由于缺乏施工监督管理,道路桥梁建设中施工环节之间交接不及时或出现施工空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拖延了施工时间,浪费了大量金钱和人力资源,而且,施工环节的交接出现问题还严重影响施工对象的安全性和牢固性,工序出现错乱等现象颇多,而有效监督则是改善这一现象的途径之一。

2 加强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监督检查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质量形成阶段,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是保证桥梁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既要严格实施监督工作但又不能介入太深,如介入太深,势必影响业主、监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介入太浅,又会使工作浮于表面,起不到现场监督的作用。为了准确地把握介入深度,切实履行政府监督职能,首先就必须找准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严抓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质监部门必须把这个质保体系作为监督的重点,要求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施工技术人员层层明确责任,并责任到人,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对每道工序有专人专管。一道工序完工后,在自检的基础上经业主、监理签证认可后,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从而保证了每个环节的工程质量。企业自检是三级质量保证的基础。每个工地必须指定有施工经验、技术过硬、熟悉设计且作风正派的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施工中质量自检工作。这些质量保证措施形成整套的制度,就为我们检查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基本依据。

2.2 严格监督监理工作

桥梁建设工程的监理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环节,要想监理工作真正到位,必须严格按照监理合同要求对监理人员和检测设备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监理人员的素质和监理水平。对施工桥梁制定相应的监理工作计划和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和权限,使得监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严格监督监理的工作程序,并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不合格的监理及时清理更换。

2.3 巡视监督和驻地监督相结合,严把工程质量关

对各施工现场要不定期进行巡视监督,对施工过程要注意不断地检查或抽查,要抓重点、抓关键,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指出,并下发抽查意见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如在某桥梁施工中,施工单位所用的一部分片石强度偏低,主梁的钢筋骨架焊接质量差,且缺少几根分布筋,我们发现后立即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并责令施工单位对不合格的钢筋骨架作返工处理,确保了主梁的浇筑质量。墩、台基础砌筑、拱圈砌筑和主梁的浇筑等这些重点工序,对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要求更高,为确保重点工序的工程质量,主要采用驻地现场监督的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的质量问题,把一些质量隐患消除在施工过程之中。采取巡视和驻地两种相结合的监督方式,既提高了质量监督工作效率,又加大了质量监督力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4 积极参与重大方案变更和施工关键技术难题的研讨

在监督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参与重大方案变更和施工关键技术难题的研讨,一方面增加对工程变更方案和施工关键技术的了解;另一方面在以后的监督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重点工序、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监督,如洞口二大桥因地质勘探不明,原设计的沉井基础下沉困难。业主邀请设计单位和许多知名专家讨论新的基础方案(人工挖孔灌注桩)。我们积极参与讨论,及时掌握变更设计的有关资料和信息,为桩基和墩、台施工的监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如某大桥1#墩围堰开挖后,墩基础范围中间有一处裂隙(面积不到基底的20 %)难以开挖。我们会同有关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协助变更设计,先在裂隙部分打桩加固,然后再浇筑一块1.2m 厚钢筋混凝土板,作为墩基础的底层,妥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2.5 严抓试验检测工作

验检测是搞好工程质量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既为指导施工生产提供数据,又为工程质量的检测、评定提供依据。因此对桥梁工地的试验检测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要求每个工地都必须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试验人员和一定数量的试验检测设备,承担施工现场常规的各种试验和检测任务,并要求监理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进行平等试验抽检,抽检频率不低于20 %,确保试验检测的到位和数据的真实。

3 加强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的建议

3.1 建立严格、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

工程建设标准是从事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政府运用技术手段规范建筑市场、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整个施工过程建立统一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材料、试验等工程标准体系。编制三级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并制定三级质量检验评定用表、统一制定工程检验及试验、过程记录用表。通过严格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

实现工程建设标准项目的技术与质量双达标。

3.2 完善原材料检验体系,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要想把控公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必须从源头上把好施工质量关,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可靠性,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由项

目技术人员及质量检查员进行入场检验,并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的“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有关证件。对无“三证”或“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杜绝进场,不得给

予任何理由放行。建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及试验承包商、监理、监督三级检验体系。施工中也应注意对原材料进行随机抽查,对于项目部无法签定的材料,应送交有关检验部门进行检测,发现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止。对高等级混凝土使用高等级水泥,黄砂采用优质天然河砂,碎石采用优质天然石料人工轧制,石料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碎石采用双掺级配,掺配后级配良好并符合规范要求,含泥量、泥块含量(小于1%)、坚固性指标、针片状含量小于5%、压碎指标值等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外加剂选用合格的外加剂,质量符合GB8076 的国家标准。

3.3 搞好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配制质量

混凝土是非均质的三相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体配合比是影响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出的水泥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是完全不同的。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配合比设计的任务是配制满足强度、耐久性和和易性要求的尽可能经济的混凝土。根据设计强度、集料级配、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坍落度、耐久性要求等不同,设计出配合比,经试拌确定试验的配合比,经施工现场调整而成施工配合比。混凝土试验的拌和、成型、养护及试验方法均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有关要求进行,混凝土试验的力学性能结果要满足设计要求。

3.4 加大检查督导力度,严防施工中的腐败问题严

格执行政府规定,及时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实行严格的项目资金使用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使用情况分析,强化资金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检查监督。针对以往施工中的腐败问题,必须进一步细化、深化各岗位人员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对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及时从快从严进行法律的制裁,提高监督的威慑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综合性工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提高桥梁工程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长期战略任务,是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过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严加控制,确保公路桥梁的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李柳林,汪金花.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J].科技咨询报.2007(21)

[2]柯国生.完善监管机制 提高监督执法能效[J].福建建筑.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