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多,时间长,手续繁杂,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对报批手续的办理流程要了然于心,在报行政机关审批之前,应办理好土地出让手续,委托有资质的勘察设计院对待建项目进行研究并制作报告书,应附有详细的规划设计参数和效果图,并落实足够的开发资金。因此,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前期的报批手续与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前期报批;手续;作用
建筑工程的前期报建工作是一个涉及到的部门和环节都比较多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程序非常烦琐,并且很多工作程序是相互穿插进行。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完善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使各项建设用地和各类建筑工程通过组织、控制、引导、协调,使其纳入城乡规划的轨道。
一、建筑工程报建工作概述
报建指的是所建工程项目从规划、建筑指标、内部构造等要征询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允许。即要取得:国土、消防、卫生、环保、人防、规划等职能部门的同意批复。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各类房屋建设、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等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技改等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报建是指工程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或其代理机构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立项文件被批准后,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专业的职能部门进行报建,不但要提交建筑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核,还要交验建筑工程相关的基本信息资料。
二、建筑工程前期报批手续的作用
1、做好建筑工程前期报批手续,有利于保障建设项目的成功。尤其是《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出台后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进一步确立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于大多数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代替投资者对项目的市场前景、资金来源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审核,而由企业自主决策。因此,做好工程前期报批手续工作尤为重要。
2、做好建筑工程前期报批手续,可缓解项目建设用地紧张问题。在当前项目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使具备一定前期工作的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是缓解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的最佳途径。做好建筑工程前期报批手续,有利于项目早日动工。
三、建筑工程前期报批手续的内容和流程
根据我国当前法律、法规、规章,建筑工程前期的报批手续,一般共包括选址定点、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审查、规划报建图审查、施工报建五个阶段。
1、选址定点阶段
计委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项目立项。国土资源局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方式的审查。建委办理投资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环保局办理生产性项目环保意见书(表)。文化局、地震局、园林局、水利局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规划部门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
2、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阶段
人防办进行人防工程建设布局审查。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预审。公安消防支队、公安交警支队、教育局、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局、园林局、文化局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规划部门对规划总图进行评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部门确定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3、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
规划部门对初步设计的规划要求进行审查。公安消防支队对初步设计的消防设计进行审查。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初步设计的交通条件进行审查。人防办对初步设计的人防设计进行审查。国土资源局进行用地预审。市政部门、环保局、卫生局、地震局等相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相关专业内容进行审查。建委制发初步设计批复,并对落实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的要求进行审查。建委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政策性审查,根据业主单位意见,核发技术性审查委托通知单。建委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发出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发放《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4、规划报建图审查阶段
公安消防支队进行消防设计审查。人防办进行人防设施审查。建委、市政部门、园林局、环保局、卫生局按职责划分对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规划部门对变更部分的规划设计补充核准规划设计条件,在建设单位缴纳有关规费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
5、施工报建阶段
建设单位办理施工报建登记。建设方对工程进行发包,确定施工队伍。招标类工程通过招标确定施工队伍,非招标类工程直接发包。建委组织职能部门对工程开工条件进行审查,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四、提高建筑工程报建工作效率的措施
在现代建筑工程报建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报建制度的不完善,报建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比较繁杂,以及报建工作的程序都是比较繁杂的,这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报建工作。
1、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制度
规范建筑工程的市场秩序需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报建制度。报建管理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种逐渐形成的,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制度对建筑市场的有序进行起着规范的作用。首先,报建制度规范了建筑业主的行为,因为报建监管的客体是市场建筑工程,而提供报建材料,申办市场报建的主体是建设业主。其次,报建制度规范化了市场秩序。报建对象的多样化带来了监管对象的多样化,报建对象中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大量涌现,引发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重点也各有侧重,使监管工作有的放矢。第三,报建制度的建立理顺了项目管理程序。依照工程建设程序办事,对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单位或开发商要想开工,必须要有施工许可证,而申办施工许可证必须首先要办好工程报建,并按项目环节设置和管理流程图程序规范运作。
2、管理部门要加大报建宣传、依法监管
在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报建制度的同时,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贯彻建设部、省、市有关招标管理的政策、法规文件,并邀请当地有关部门、建设施工单位有关的负责人开展报建工作的管理和宣传讲座。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需要依法行政,在依照报建制度进行工作的基础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建设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为工程服务,为社会负责。同时,市场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建设工程报建监管环节所采集到的项目基本信息准确无误,这样才能提高报建工作的效率。
3、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报建工作
计算机网络在工程报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报建工作现已纳入建设工程项目计算机网络管理项目中。建立一个建成“一级总包、二级分包、专业分包”的有形市场框架网络体系,能做到正确及时地反映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全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入报建工作中并逐渐完善其管理方法和优化管理系统,有利于报建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有关部门要进行计算机联网,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不仅可以使项目都能够进入报建中心进行报建,减少“六无”工程的存在。另外,由于负责报建项目立项审批的部门比较多,运用计算机联网进行信息互享,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就可以在立项批复后的最短时间内将项目信息传递到建设项目信息的系统中,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报建效率。
4、报建单位的资料齐全是提高报建效率的重要措施
在准备报建资料时,必须要先到相关职能部门了解清楚报建所需的资料目录,再按资料目录准备好报建资料。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职能部门都要求报建单位提供原件与提交的复印件核对,或要求在提交的复印件上标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结语
在建筑工程前期报建工作中,存在着报建部门比较多,报建程序比较繁杂的问题,报建工作效率的提高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加以改进,以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报建工作的效率,维护建筑工程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陈龙.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前期手续办理要点[J].中国建设信息.2012
[2]孙耀福.完善工程报建制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J].建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