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农村居民大量迁居城镇,城镇建设工程最主要是体现在房屋建设上,因而,为了确保居民人身安全以及居住质量,建设行业将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对监督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造。本文通过对健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理解与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分析,从而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质量的创新监督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创新模式
1.引言
随着国家建筑制度进行了深化改革,建设行业的质量监督工作也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之路,在工程的质量监督上已经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工作制度。同时,我国的一系列工程质量监督的法令条文也相继出世,建设工程监管系统也逐步完善。可是,我国在这十几年中所奉行的监督模式却是一成不变的,它基本上就是由工程地基基础与主体分部以及工程竣工这三个部分的监督情况,作为对这项工程质量监督的考察的最终依据。
2.对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看法
2.1强化责任制度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正在进行建设的项目进行合法的监督检查,以确保该项工程的建筑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并且对此项工程的工程质量要有清楚的认知,在第一时间要向上级汇报;其次,监督部门存在于建设工程的队伍中,会给建设公司带来心理压力或心理暗示,从而达到让该项建设工程的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目的;第三,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存在可能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则要对其进行细致谨慎的检查;最后,一个较好质量监管部门,不仅可以提高监督执法的公信力,也可为建设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2强化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
监管部门的工作态度或者工作热情不可以与一项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相联系,而是要通过监督人员发现以及解决质量问题作为评价他们工作态度的标准;该地域之内的监督机构所控制的工程的全部质量水准将会是监管人员作为工作业绩的证明;监督人员在监督建设工程的同时,也被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与律法所监管,监管工作的业绩也可以从工程建设有关质量投诉的多寡来判定,整个社会将会对监管机构作出客观的评价。
2.3将监督机构里面的工作做到最好
积极的参加各种与监督对象互动的一系列活动,并且要发挥自主能动性,调节氛围,彼此间相互帮助、相互提升。一般可以通过研讨会与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沟通了解,最终的目的是让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认识到监督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2.4调动监督机构内部优良的工作气氛
监督机构在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时,通常都会有自己的一条管理程序。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这种程序必须要简化,并且该程序也要科学实用,最好将监督的工作环境设置的较为开阔。这样一来,如果有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就会有人在第一时间发现,玩忽职守的员工看到周围的同事那么努力,自己也会聚拢精神,好好工作,也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3.研究探析创新模式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就必须要推翻或者在以前的模式上进行创新与继承,将它们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所带来的效果翻一番。具体将会从里外量处进行分析。
3.1内部分析
3.1.1创建优秀的监管部队
将工程质量监管的任务划分成为几个部分,然后再根据这几个部分选派优秀的监管人员对其进行监督,通常将建筑工程的主体部分、装修部分和建筑材料的品质等几个成分进行严格的监管,各个部分的监管人员要对该项工程进行循环往复的监督检查,并且各个部分的工作人员之间也要就行相互监督,使该项工程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接受监督。
3.1.2多人依法行动,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
一般来讲,在对某项建设工程进行依法监督时,一定要多人一起行动,避免一个人或两人一起检查,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检查工作是公正公开的,另一方面多个人帮忙可以补齐其他人的知识缺陷,有助于互相学习,增长知识,也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
3.1.3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内部考核
将监督机构的工作机构分隔成独立的科系,然后对各个科系的监督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平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程项目质量的投诉监控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数量以及平时监督人员应对上级人员的抽查情况等,进行内部考核,可以使监督机构的工作运行更加程序化。
3.1.4确立责任制
如果某项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首先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区域,其次在监督机构中选取监管该区域的科系质量问题由此科系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之后,监督机构再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对该科系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追究它的责任。
3.1.5确立例会制度
在每个月或者每段时间内,确立一个统一开会的时间,由监督机构的各个科系统一汇报监督工作以及该科系的下一步行动或计划,在例会结束之前,要提醒各个监督人员注意事项。
3.1.6确立通报制度
在监督机构众人出入的地方设置通告牌,将各个科系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通告,在本科系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通告,或许其他的科系会有人知道怎样解决,为解决问题提供方便。
3.1.7确立日志式的管理模式
在监督机构的内部,将监督人员每天的监督工作进行记录,尤其是每天所检查和监督的项目、该项目出现了什么质量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又使用了什么解决办法以及在解决问题后,该项工程的目前质量状况做一个详细的档案,并且,这项档案应该有专业人士集中管理。在监督机构内部应该使用统一的档案形式,并且设置目录,方面日后查阅。
3.2外部分析
3.2.1以动制静
简而言之,就是将以前的定期定点的静态监督检查改成不定期、不定点的动态监督检查。在没有告知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的时候对该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对此项工程的关键位置要进行多次深层次的检查,这样以动制静可以增加监督检查的效率。
3.2.2建立质保体系
首先,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应该在施工现场布置质量优良的建筑模型以作示范;第二,应该对建设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监督的奖罚制度,如果工人偷工减料,就应该受到处分,如果工人找到质量缺陷,则应对其进行嘉奖;第三,在很显眼的地方,放置公示牌。
4.结束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创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亟不可待,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创新队伍不仅要对监督模式进行研究和求索,也要对监督理念有一个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谭莉,胡均雨,当前质量监督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对策阴,工程质量,2010(S1).
[2]蒋万鹏,基于现阶段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