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2014-04-29 00:00:00翁盛荣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工程造价应当始终贯穿于整个建筑项目全过程,其中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需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以此来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设计方案及结构形式选择、构件截面尺寸以及钢筋用量合理控制等方面,就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项目全面规划、描述实施意图的动态过程,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技术性、经济性关系处理的关键环节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1、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1.1建筑结构设计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结构设计本身所产生的费用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费用占比较轻,但在工程投资中所起到的作用却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达75%。同时也说明,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影响非常的大,尤其表现在施工选材、基础类型选择、工程建设定位、结构形式、结构规范合理性与否等方面,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经济分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2建筑结构设计对经常性费用的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劣,除对工程项目一次性投资产生影响外,还会对竣工后应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采暖、防火、照明能耗、防震安全以及日常清洁和运维保养费用等,在工程应用中产生经常性费用与一次性投资费用之间形成反比关系,实践中可以看到,结构设计越合理、一次性投资越饱满,经常性费用就越低。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主要认为是通过引导、探寻最佳配比,既要严格控制一次性投资成本,又不能过分压低成本,以免导致经常性费用的增加。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2.1钢筋用量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实践中可以看到,钢筋用量的控制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降低建筑结构造价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通过减小建筑结构断面尺寸,来降低结构重量,减少材料使用量,进而降低建筑结构造价。随着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尤其是钢铁材料进出口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钢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成本占比非常的高,因此通过适当减少钢筋用量,可以有效降低结构造价。

同时,还要有效降低建筑结构中的含钢量,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尽早介入方案设计过程之中,提请设计人员在满足建筑功能布局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结构限值;坚决避免进入施工图阶段后,才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合同已签署,甲乙方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认可、合同中的周期约定,可能会导致设计人员陷入被动状态。在该种情况下,要么修改原建筑设计方案,延长周期,而且修改的方案还需甲方重新认可;要么为了能够有效满足规范对超限结构的要求,必须采取加强措施,势必提高含钢率,导致造价增加。

2.2设计方案与结构形式选择

首先,建筑结构立面、平面的规则性。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其立面、平面的规则性包含了对整个建筑结构的立面和平面尺寸的综合要求,即建筑结构的长宽比、平面凹凸尺寸、高宽比、楼板开洞面积以及错层尺寸和层高、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布设的合理控制。如果上述指标存在着多项超限、或者某项超限现象,可能会给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含钢率管控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简单对称的建筑物在震害发生时较不容易破坏。

其次,建筑上层结构优化设计。建筑上层结构设计,即建筑结构地面及以上部分设计,主要是对地基以上部分相关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建筑上层结构设计过程中,主体包括施工材料选择、梁板结构、各类管道以及墙体结构和混凝土施工,由此可见,上层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施工成本在整个建筑结构造价中的主体。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造价,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建筑上层结构设计方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l)结构尺寸优化设计

在建筑结构形式设计过程中,结构尺寸是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因此需合理设计内部、外部结构,合理确保梁截面、柱截面尺寸以及各种板层、混凝土墙体厚度,按照拟建工程项目要求,确定具体的结构尺寸,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强度。根据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和要求,对各种设备、建材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优化配置施工、技术人员,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建筑结构造价,以此来全面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合理选择建材

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当合理选择建筑材料,这是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进行造价管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实践中可以看到,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在确保质量、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选用轻质建材,并将其用在建筑墙体结构建设过程中。比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常用的加气硷墙体材料,自重相对较小,利用该种材料可有效降低地基、梁体负载,对于简化工序,减少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灵活设计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工程的不同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首先要确定建筑工程的规模和类型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灵活设计建筑结构形式。通常情况对于六层以下的低层建筑工程河以采用混合的建筑结构在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要求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减少钢筋混凝土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对于10层以上的物业或者民用高层建筑工程河以在建筑结构中适当加入抗震设计,设置抗震性能良好的框架结构提高建筑工程的强度和刚度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2.3合理选择和确定构件截面尺寸

通过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对于建筑构件截面尺寸而言,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主要是指梁、柱截面尺寸、板的厚度以及混凝土墙体厚度等。通常情况下,同一建筑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减小时,配筋率就会随之增大,而且钢筋的实际用量也会因此而增加;截面尺寸增大,构件配筋减少,混凝土用量随之增加,而且还导致建筑结构总重量增加。由此可见,构件截面尺寸大小、配筋率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因此,在设计结构构件时,工程师们需选择和确保截面尺寸,以此来确保构件混凝土、钢筋造价最小化。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进行多次计算和对比分析,以此来确定构件截面尺寸,从而实现截面尺寸、配筋应用量的相互平衡,进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美观度,而且还可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对构件截面尺寸进行优化计算,并且对该构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构件配筋率应当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即经济配筋率,只有这样才能认定为该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符合标准。现阶段,因混凝土材料价格比较低、钢材价格相对较高,所以钢筋含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总造价,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以0.6%为宜,柱、墙设计时可通过轴压比对配筋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控。

结语:建筑结构设计直接关系着工程造价,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关系、设计方案与结构形式合理选择以及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用量方面进行了探究,旨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秦泉,熊志强.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J].价值工程,2011(09).

[2]朱冬兴.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完成工程的造价控制[J].科技资讯2012(10).

[3]冯锋.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

[4]郑龙.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方法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4(01).

[5]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优化与合理构造[M].第 2 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