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介绍该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中冷热源选择、空气处理方式以及锅炉选型中的方案比较,指出酒店类建筑暖通空调冷热源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具体实际和不同房间使用情况,介绍了该酒店工程的暖通空调设计,详细介绍了该酒店暖通空调设计过程。
关键词:酒店;暖通空调;设计与安装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千岛湖酒店和写字楼,建筑为双楼座造型,南楼和裙房部分为千岛湖五星级酒店,北楼为高端写字楼,是五星级酒店、商务、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总建筑面积13.1万m2,其中地下1.29万m2,地上11.8万m2。主要包括酒店、CEO公寓、裙房、首层商业、地下1层KTV以及办公等区域。
二、空调设计
该项目是一个综合体建筑,暖通系统划分为两大部分:酒店、CEO公寓、裙房,首层商业由业主自行经营管理,地下1层KTV由业主自行经营管理或委托其他单位经营管理,这些部分合并设置一套空调冷热源系统。为了便于日后经营管理,空调水系统分为酒店、CEO公寓、裙房、首层商业、地下1层KTV五个相对独立的环路,各环路均预留计量条件。另外,办公楼与酒店、裙房商业、CEO公寓的功能相差较大,因此单独设计一套冷热源系统。
1、空调冷热负荷
该工程酒店部分夏季空调冷负荷为7115KW,冷负荷指标为94W/m2;冬季空调热负荷为5987KW,热负荷指标为79W/m2。办公部分夏季空调冷负荷为4095KW,冷负荷指标为74W/m2;冬季空调热负荷为3787KW,热负荷指标为68W/m2。
2、空调冷热源
五星级酒店室内舒适性要求高,需要可靠的全日制空调,且洗衣房和厨房及新风加湿需要蒸汽,所以酒店建筑的空调采用水冷冷水机组供冷、燃气锅炉供热的形式居多,因具体情
况不同,也可能会有其他选择。
①空调冷源
酒店夏季冷源选用3台离心式冷水机组,设置于地下1层的制冷机房内。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量为2461kW/台,供回水温度为6℃/13℃,通过采用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节约运行费用。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 ℃/37 ℃,选用3组600m3/h的横流超低噪声型冷却塔。冷水机组配套选用4台330m3/h的变频冷水泵,选用4台550m3/h的冷却水泵。
设置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冬季运行室外冷却塔并通过板式换热器为内区提供空调冷水,不启动制冷机,以达到节能的目的。选用1台1000kW的板式换热器,制冷机对应的3组冷却塔中,有1组冬季运行,并设置了专门的冷却水循环泵和冷水循环泵,提供8.5℃/12℃的低温冷却水,经板式换热器换热为10℃/15℃的空调冷水。冬季运行的冷却塔及室外管道设电伴热以防止结冰。制冷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办公部分夏季冷源选用2台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系统,选用3台变频冷水循环泵,采取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的抽吸式连接方式。3台冷却水循环泵,采取与冷却塔一一对应的压出式连接方式。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量为2461kW/台,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配套选用2组600m3/h的方形横流超低噪声型冷却塔,冷却塔设在建筑西北侧室外地面。
②空调热源
根据业主意见并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酒店、CEO公寓、裙房、首层商业、地下1层KTV合并设置一套空调热源,采用燃气蒸汽锅炉作为空调供热和生活热水的热源,同时为洗衣房、空调加湿提供蒸汽。冬季空调供热负荷约 为5987.5kW,生活热水负荷约为2900kW,洗衣房蒸汽用量为1.2t/h,同时应业主要求为该项目以外的住宅预留3t/h的生活热水加热量。上述各项总热负荷折合蒸汽用量为16.9t/h,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后,选用4台4t/h的燃气蒸汽锅炉。锅炉房设在地下1层,烟囱接出办公楼屋面。蒸汽锅炉提供1MPa的蒸汽,按用途经分汽缸分为空调供热、酒店生活热水供热、洗衣房供热、游泳池加热、空调加湿、地板供暖、住宅生活热水预留七个支路,各支路分别减压至需要的压力后供至用汽点,具备回收条件的蒸汽凝结水均回收至凝结水箱供锅炉循环使用。蒸汽经换热器换热提供60℃/45℃的空调热水,空调热水采用大温差水系统,同样可以节约运行费用。选用2台板式汽水换热器,配套选用3台280m3/h的变频空调热水泵,每台换热量为4200kW,均能满足空调总热负荷的70%,过渡季节单台运行。首层酒店大堂及4层游泳池设置地板供暖,地板供暖系统单独设置一台换热机组,包含汽水换热器、循环水泵、定压补水装置及控制装置,换热量为300kW,供回水温度为60 ℃/50 ℃。空调制热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
图2千岛湖酒店制热系统流程
3、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一级泵变流量系统,通过冷水泵变频使供至各空调末端设备的水量满足负荷需要,分、集水器之间设电动旁通装置以确保经过制冷机的冷水流量不低于制
冷机要求的最小流量。在分、集水器处分为裙房、首层商业、CEO公寓、酒店客房、KTV五个支路,首层商业和KTV支路单独设计量装置。因为该项目土建部分已完工,酒店塔楼、办公塔楼未设设备层,为减少机电系统占用酒店及办公楼空间,空调水系统竖向不分区,位于较低位置的设备、阀门、管道的耐压根据其设计工作压力调整,使其满足承压要求。空调水系统在连接制冷机处的冷水回水管上设电动调节阀;在集水器处各支路回水管上设静态平衡阀;在各区域环路连接支干管处设动态压差平衡阀。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在空调水主管连接支干管处分成独立支路,之间不混接。水系统采用定压补水泵定压,软化水装置、软化水箱、定压补水泵均设在地下1层制冷机房,系统定压为1.1MPa。
4、空调管路设计
餐厅和客房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的系统形式。客房新、排风系统均为竖向系统。空调新风主管道设于地下设备夹层,通过竖向管道接至每间客房。客房卫生间通过机械排风扇(自带止回装置)排至竖向管道,在客房屋面上连接排风机排向室外。
5、空调风系统
①大堂
大堂是酒店的中心和枢纽,空调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印象。大堂层高9m,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低风速单风道系统。为保证装饰效果采用条缝型可调风口。大堂吧是大堂功能的延伸,是商务、朋友聚餐等人员集中场所,大堂吧贯穿1~4层,其上空为圆形走廊,与1层全日制餐厅相连。大堂吧虽在空间上与大堂相通,但处于内区,因此其空调系统与大堂分开设置,同样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低风速单风道系统。因大堂吧半径较大,沿圆形走廊均匀设置喷口送风。同时由于大堂、大堂吧空间较高,为满足冬季供暖舒适性要求,1层另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②餐厅、多功能厅
餐厅、多功能厅是酒店的重要区域,具有使用时间与人员集中、冷热负荷大等特点。同时由于面积较大、空间较高,尤其是多功能厅层高9m,
过渡季节需要的新风量较大,因此采用热回收双风机柜式空调机组。
6、空气处理方式
多功能厅、KTV厅、餐厅、大堂等大空间房间均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可保证较好的空气品质和舒适感。一般是采用上送的气流方式,对大堂的通高部分则采用侧送风方式。为提高游泳池冬季的舒适性,单独设置有一套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客房、办公、小会议室等小分隔房间以及层高较低的二层中餐厅部分则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方式。
对于大空间房间的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经过与建筑专业的反复协调,最终选择了常规的组合式空调箱,过渡季实现全新风运行的空气处理方式。为满足房间不同季节与空调新风相适应的排风要求,各房间相应的排风机均采用低噪声双速风机,平时低速运行,过渡季高速运行。对于有排风需要,有较多排风能源可以回收的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如:餐厅包间、会议室等采用了带表冷器的全热回收新风换气机,既节约了能源又同时保证了新风的处理效果。
为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各空调箱、新风机组进风管路设置了静电杀菌除尘设备。组合式空调箱设置干蒸汽加湿器,客房部分新风机组则采用自带湿膜加湿器的吊式新风机组,以提高冬季空调舒适性。
三、通风、防排烟设计
通风、防排烟系统按现行防火规范和酒店管理公司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有几个容易疏忽的地方需要重视:设有气体灭火装置的控制室等房间设置平时排风及事故排风系统。屋顶直通室外的送风、排烟(风)机进出风口处设防雨防倒灌装置。吊装排烟风机、火灾补风机均设于耐火等级不低于2h的专用房间或吊顶小室内。宴会厅、多功能厅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由于排烟量较大,除分隔房间外,采用自动挡烟垂壁划分为若干防烟分区。防烟楼梯间及独立前室采用楼梯间加压送风方式,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采用分别加压送风方式。
结语
酒店类建筑空调冷热源系统形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工程具体实际,充分调查,考虑其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并比较其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根据不同房间使用情况,适当采用过渡季全新风运行和全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方建生.关于暖通空调设计中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