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隧道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如何做好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以供隧道施工企业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特点;安全事故
前言
隧道施工的风险性非常大,如果发生事故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加强隧道安全控制迫在眉睫。搞好隧道施工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除了上述方法的预防,还要增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健全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撤出工作人员,待险情排除后再继续施工.以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1、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
隧道工程是一种典型的线型施工工程,工程施工的作业种类基本固定,各个路段的施工量分布比较均匀,一般各个工序都在用流水作业,后续工序依次跟上的施工方法。隧道施工的工作环境在地下、山体内部等,受到的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很小,只要能够保证物流畅通、水、电、空气的输送,隧道施工就可以全速进行。公路隧道机电营运设施较多,土建施工和机电施工分属不同的工种。由于工序的原因机电施工滞后于土建施工,对于机电工程的某些管路、预留件、预埋件等在土建施工安排时应予以特别重视,以防不必要的返工和给后期安装设施施工带来困难。隧道工程一次性投资大。所以应结合隧道的建设功能,在隧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考虑近期实施和远期规划的问题,即一次设计分期实施。一般工程应既能够满足近期交通的需要,又有利于和二期工程的衔接、尽量减少废弃工程,节约投资。因此,隧道施工前,有必要在充分考虑隧道工程的特点的前提下,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才能使施工安全快速、优质低价、高效地进行。
2、影响隧道工程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1 偷工减料。隧道围岩压力主要由围岩本身的结构自承力,超前支护加固层、初期支护层、最后是仰拱和二衬围成的拱圈所承载。隧道支护设计是通过计算围岩压力确定支护参数的,但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方面钻爆控制不好,破坏了岩层,致使围岩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另—方面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少放锚杆、钢筋、钢架等材料,施工不规范,降低了支护的强度。最终导致支护不足以承载上部围岩压力时,引发隧道塌方事故。
2.2 开挖方法不当。根据隧道围岩级别,合理确定开挖方法非常重要。全断面开挖、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 土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等方法的选用是区别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的,如果选用不当,也会导致塌方。但施工中图方便,求进度,而扩大开挖断面,扩大进尺,各工序间盲目的拉大施工距离,封闭不及时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奥法施工要求以监控量测作为辅助手段,对围岩和支护变形,应力变化作动态的量测,对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监控量测流于形式,编造数据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2.3 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灾害所引发的事故非常多,这是我们在不清楚前方不良地质情况下,仍沿用不变的施工手段,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造成的。如突水突泥、涌水、瓦斯等情况。
3、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探究
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隧道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多角度多方面的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有效提高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3.1 加强地质超前预报,预防隧道塌方
隧道地质工作贯穿于整个隧道的施工过程,不良的地质状况对隧道施工影响很大,隧道塌方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加大施工成本,更严重的是往往形成灾难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组织施工,是隧道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
由于隧道地质的复杂性,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预测的准确性上距施工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探测隧道地质状况的方法有多种,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并结合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围岩观察与判断,将预报手段的适应性进行选择与优化组合,使预测的地质状况尽量接近围岩的实际状况,然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对预防及控制隧道塌方、保证施工安全还是意义很大的。
3.2 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注重工艺控制
随着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长足进步,新的施工方法层出不群,针对特定的隧道施工,
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是施工单位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有力保障。大量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隧道塌方都与施工方案不合理有关。比如,当隧道围岩发生变化时,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或节约施工成本,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有时会存在侥幸心理,不及时改变施工方案,从而造成隧道塌方,甚至会导致劳务人员的伤亡。其次,很好的技术方案在实施的时候也有可能败,究其原因,就是施工工艺控制不严。比如,在隧道施工中,掌子面的围岩坍塌和一次衬砌的塌落有时是由于超前支护不符合设计规范及一衬背后有空洞造成的,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于质量问题,但更为准确地说应该还是施工工艺控制不严。因此,在施工中应注重工艺控制,保证施工安全。
3.3 加强制度约束和安全教育的工作
提高参与施工的每一个人员的风险识别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加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时应严格的采取标准化作业的施工方式,工程项目应坚决的推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施工方法,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隧道工程的施工秩序和施工环境,这也是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工程项目部还应定期的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规范的学习工作,每个人都必须熟练的掌握施工设计标准,这样施工人员才能使用正确的施工方法,为施工的安全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4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隧道工程的施工基础就是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施工经验,所以施工人员在对自己岗位熟悉的同时还应对其他的岗位有所了解。做好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的条件就是真正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其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工作。项目工程的领导还应定期对包括项目部各级领导干部在内的所有的项目工程施工的参与人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安全教育的工作,从而真正的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意识。
3.5 抓本质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谓本质安全就是指施工所需的资源的本身就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度,这也是在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就应重视的事情。比如项目部的采购人员在为工程配置施工设备时就应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施工设备。比如设计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用电设计时,一般是采用三相五线制布线的方式,而为施工现场配置标准配置的配电箱就是施工现场用电的本质安全工作。所以在工程的整个施工阶段,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抓源头,而抓本质安全就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公路隧道工程建设当中,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的加强管理,特别是技术管理,要不断的开拓、创新,为我国的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奉献。
参考文献:
[1]李晶晶,隧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2009
[2]柳立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及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