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
杨国印
四川尚高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在建筑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混凝土浇筑环节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结构质量的重要保正,如果技术不达标,是对工程的不负责任,是对人们群众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不负责任,对自已不负责任,质量是终身制-----归根结底就是谋财害命。尽管如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却经常被人忽略,所砼质量是较难控制的。本文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浇筑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以期能够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砼结构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水泥或其它胶凝材料将水泥、砂子、石子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1.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他环节中的控制,须要施工技术人员具有足够的细心与负责任的态度,都可做好。混凝土浇筑包括有由前期准备工作、浇筑过程控制以及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
2.混凝土浇筑前期准备工作
原材料控制。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剂的控制工作。在进行浇筑前,混凝土工程所用的原材料进场之时就必须检查各材料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以及出厂检验报告,砼生产用的全部原材料必须经业主、监理、施工、生产(供货)单位等共同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才能够进入工程项目使用。
现场制作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按试验室配合比转化为生产配合比(施工配合)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用的砂、石等骨料、外加剂、掺合料、水等原材料的计量和投料顺序以及混凝土的搅拌时问,生产时尽量用而搅拌法,以节约水泥和保证砼生产质量。
如果使用商品砼,原材料按现场制作砼的程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商品砼生产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线上监督各项材料的使用保证砼的生产质量。砼生产前必须配备可靠的备用电源以保证停电时砼的生产不中断。
混凝土运输。建筑现场所使用的混凝土分两种,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多数采用的砼搅拌运输车送达施工现场,但是砼出厂到达施工现场的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商品砼到达现场后用砼泵送到浇注地点。现场搅拌混凝土则主要采用现场翻斗车和塔吊相互配合运输送到浇注地点。无论是泵车输送还是塔吊运输,均需要注意,运输时需要有专人值班,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影响建筑质量以及安全的各种问题。
砼浇注前必须在现场调试好各种机械设备-----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收面机、照明灯具及配备合格的施工人员和其它小型工具。
3.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1)保证设计强度;
(2)有效减少水化热的产生;
(3)保持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及可泵性;
(4)有效减少水及水泥的使用数量
3.2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基本都采用柱、梁、板一次性浇筑。
首先浇筑柱的时候,在柱底部先浇注5~10cm厚砂浆(砂浆配合比为混凝土配合比的沙子与水泥量,水泥与砼使用的水泥必须是同厂、同批次、同标号),由于柱子的高度一般都较大,所以,混凝土最好是分层浇注、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必须插入上层砼内大于5cm小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在上面振捣外,在柱脚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和观察模板侧面必须有砂浆浸出在、柱是否有空洞。柱高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如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次浇筑高度小于1.2米。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不得遗漏,小于700mm的柱振捣时四角各一棒、中间一棒,做到砼振捣均匀密实,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柱和梁砼强度不同时、在离柱四周30厘米处用钢丝网和钢筋做可靠隔断,砼浇筑高度与板顶面相平,以保证柱的砼强度。柱砼浇筑每次不得大于3排柱列,砼浇筑到梁底下5厘米。
梁混凝土浇筑。柱砼浇筑到一定程度后(三排柱列时),立即回头浇筑梁砼,自第一根柱处开始浇筑梁砼。砼浇筑顺序先主梁,再浇次梁,最后浇筑板砼。梁砼浇筑到三排柱列后,马上回头浇筑板砼(自第一根柱浇筑处)。梁、板、柱必须在三小时内浇筑完成。
在浇筑板混凝土时,现浇板的浇筑应当从一个方向逐渐向另一个方向进行施工。浇筑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一般为3个小时以内。板浇筑采用点振法和平板震动器相配合施工,点振法就是用振动棒垂直于模板面对楼面、地面砼进行振捣的一种施工方法,震动棒插入间距小于300厘米成梅花形布置。主要优点:一是振动面积小,能一步振动到位,可提高砼的密实性;二是振捣所需的时间短,每点振动时间约30秒左右,减少了砼流失。对于缺料的地方用铲子进行添料整平,然后再用平板震动器进行振动收面。振点密度按钢筋的间距,每隔一空振一个点,尽量不要碰到钢筋,以免钢筋移位。面层震动完成后,立即安排工人用砂板进行人工收面。歇1~2个小时后(混凝土终凝前)再用收光机收面,人工配合拉毛收面。砼收面完成后要适时进行养护-------浇水养护时不冲烂面层为宜。
3.3 分层技术
当前工程中的大部分都是大体积混凝土分部工程,在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如有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全面分层是一种十分关键的技术。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第二层,按照该方法逐层进行施工,直至浇筑完成。但是,分层浇筑需要注意掌握好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而且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模板的尺寸、标高等情况。混凝土浇筑结构平面不宜过大,施工时也应当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必要时可以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还有分段分层技术。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即混凝土搅拌机械、运输机械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分段分层就是一种比较积极地方案了。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向上浇筑各层砼。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4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应依据振捣棒的长度和振动作用有效半径,有次序地分层振捣,振动棒移动距离一般可在35cm左右(小截面结构和钢筋密集节点以振实为度)。振捣棒插入下层已振动混凝土深度应不小于5cm,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一般在25秒左右,砼振动到表面翻浆或砼不在下沉为止,严防漏振或过振。并应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和预留孔洞、预埋件及外露钢筋位置,确保预埋件和预应力筋承压板底部混凝土密实,面层平整、密实、光滑。施工缝留置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密集处可增设附着式振捣器辅助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成梅花形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5cm左右),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适当时候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技术方案。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在混凝土
尚未达到初凝状态时允许对其进行振动,但是在其完成初凝后,不能对其振捣。“二次振捣”是在混凝土将处于初凝状态前时,再采取一次振捣。“二次振捣”具有如下优点:
(1)减少第一次振捣时,因水分、气泡上升等原因引起混凝土中产生的微孔;
(2)避免第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而使砼结构产生的空洞;
(3)进一步加大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握裹力;
(4)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砼抗渗能力和砼的抗裂能力。
3.5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在适当的时间内加以浇水养护、喷洒养护剂或其它保持砼表面湿润的养护措施,砼浇筑完成后养护时间不得迟于12小时,混凝土养护时间 不少于14 天。
4.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实践中,混凝土工程十分重要,混凝土工程往往须一次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例如裂缝、狗洞、蜂窝、麻面、露筋、砼保护层不足等。若浇筑技术控制不当,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操作方法,才能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国胜.建筑结构裂缝及加固疑难问题的处理——附实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