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教学方向的探讨

2014-04-29 00:00:00范小妹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素质要求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回顾我国幼儿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教学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学,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强调的是教学的游戏性,主张通过游戏的组织形式来发展幼儿的身心和智力能力;强调学习、生活和游戏三者的统一性,从而达到提高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仍处于重上课、轻游戏的状态,教师讲、幼儿听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致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幼儿的学习潜力也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幼儿园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也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还是活动评价的标准。可见,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幼儿园上课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丰富大量的感情经验,其目的是引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发展智力,学会初步智力活动的方法和培养初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有适当的教学内容去体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幼儿园课程长期以来存在“小学课程下移至学前”的现象,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智力教育的内容,

而严重忽视了德、体、美、劳方面的教育。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上课并不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它只占幼儿全部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要完成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不能主要依靠上课来教学,这也是幼儿园与中、小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重要区别。

其次,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是具有启蒙性和直观性的,所以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而展开。然而当我们把幼儿园小学化的同时,我们便把作业引入了幼儿园的教学当中,这对幼儿的入学准备,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的确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由于过多强调知识的教学,幼儿的课堂积极性开始明显下降。

最后,教学内容是具有时代性的,教学的内容应该具有完整性,并且能够反映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还要符合幼儿年龄的可行性,因为幼儿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对于幼儿来说,最熟悉的是当下的客观世界,所以教学内容还要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地产生启发和联想。

三、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可见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确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是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幼儿的学习是在他们与周围客观事物和人的相互作用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就要求我们改变单靠教师讲去灌输知识的做法,这既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达不到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要具有多样性,如游戏法:教师可以采用有规则的游戏或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教学,幼儿可以在玩的同时去试着接受新的事物与知识,劳逸结合。观察法:是指教师可以有目地、有计划地指导幼儿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方法。直观法:让幼儿通过演示和示范等直接感知和认识对象的方法,这种方法会让幼儿觉得更加真实,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其中把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寓教于游戏中的方法是最理想的教学方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幼儿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特别是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保证学前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优质的学前教育的必要条件。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至少应包括:事业心、文化知识、教育观念和身心素质。

有强烈事业心的幼儿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自觉修正自身不适宜的教育观念与行为,事业心是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动力,也是自身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也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基本知识。不仅是回答学前儿童无数个“为什么”所必需的,也是作为一个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所必需的。

教育观念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与依据,直接决定幼儿教师的基本态度、方法和行为等,进而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

合格的身心素质是幼儿教师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健全的体格、愉快的情绪、烂漫的童心,是理想的幼儿教师所不可或缺的。

总而言之,幼儿园的教学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地完善,最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试论幼儿园课程及其特质.早期教育,2001(1).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08.

[3]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学前教育研究,2011.

[4]黄绍文.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学前教育研究,20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誗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