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2014-04-29 00:00:00陈国丰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数学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这是关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及思维培养的关键。近年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颇为盛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反馈中受到好评。

关键词:趣味;类比教学;举一反三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教学打破了以往人们认为情境创设只存在于文科教学中的思维定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将死板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本文针对数学情境创设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趣味情境创设

趣味情境教学包含了两方面,一方面是创设情境,另一

方面是融入趣味性。趣味情境教学的优点是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增加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所以,在利用情境教学时融入趣味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举例: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很多学生会觉得二元一次方程虽然很重要,但是却感到很“不接地气”,所以初中数学老师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时,可以将授课与习题多融入一些生活实例中,比如很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一个笼子中一共有5个脑袋,

16只脚,请问各有几只兔,几只鸡?这个问题的解答中就包含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运用,我们可以假设有x只兔子,y只鸡,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即是:x+y=5和3x+2y=16,通过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出x=3,y=2,即是有3只兔子两只鸡。

二、实行类比情境教学,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思维之一,学生学会了一个类型的题目,其他类型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类比情境教学实现知识之间的类比教学,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个章节时,老师可以先讲一下三角形之间的判定定理,在简单的三角形之间运用解题,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一天中的同一时间,太阳光折射到一根竹竿在地上投影2米,竹竿高4米,一个小孩的影子是0.8米,请问这个孩子的身高是多少?根据三角形形似判定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孩子的身高是1.6米。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实现了情境的设置,又实现了类比知识的延伸,可谓一举两得。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是一种颇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是对以往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也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还能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衔接,将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实现更好地贯彻实施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这一目标,还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第十中学)

?誗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