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如何构建多样化数学教学活动

2014-04-29 00:00:00南积虎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素质教育下数学课堂的存在价值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对考试,而是在这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长久以来,我们数学课堂呈现的都是单一的教学活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根本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也看不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多样化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疑,才会学有所思,才会形成动力。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也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思考:角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都等于该角的一半?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③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两角平分线的焦点都与三边的距离相等?……在导入课时,引导学生对上述的问题作出假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合作交流活动的开展

合作交流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受我国数学教师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可是,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不能恰当地分组、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合作意识差等等,这些问题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高效开展。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该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以为数学课堂的高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为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以下练习,即①m2-n2=()();②m2+2mn+n2=();③12xyz-9x2y2=

();④21a2b2+7a2b=()……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不仅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更对学生的合作精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作者单位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第四中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