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运用百数表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排列;特征义务教育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之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安排的例题(41页),要求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注:教材给出100个小方格,第一行在第2、4、6、8、10格里写着2、4、6、8、10;第二行在第1、3、5、7、9格里写着11、13、15、17、19;第一行除外从左上到右下依次写着11、22、33、44、55、66、77、88、99,从左下到右上依次写着91、82、73、64、55、46、37、28、19。)
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你能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通过对(1)题的涂色,学生可以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观察百数表我们还发现下面一些有趣的排列,这些发现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可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图中第一行给出的数的特征,它们都是双数,第二行的数都是单数,让学生了解认识这些数的特征后,可为以后的偶数、奇数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2.给出的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的特征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通过认识这些数,让学生知道虽然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同,但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另外,对着1的这一斜行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1,对着2的这一斜行,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2……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这一斜行的下面第一斜行,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1,下面第二斜行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2……按照上面的规律,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个位上的
数比十位上的数大4的数,是对着4的这一斜行的数15、26、37、
48、59,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4的数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这一斜行的下面第四斜行51、62、73、84、95。
3.从右上到左下这一斜行中给出的数(10除外),从1开始逐渐增加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少到1,但它们的和不变,都是10。
4.学生填完表后可以看到,除第一行和最后一列外,其他每一行的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从1到9依次递增,且能让学生知道9增加1就是10,19增加1就是20,……
5.每一列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上的数依次递增,每一行十位上的数相同(最后一个数除外),个位上的数依次递增,知道这一排列规律后学生可以完成下面的练习:①35的前面一格填();后面一格填();上面一格填();下面一格填()。②69的前面一格填();后面一格填();上面一格填();下面一格填()。
6.观察百数表我们可以知道,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同行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由此根据两个数在表中的位置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12和21,21在12的下面一行,则12<21;25和28,25在28的前面,则25<28。
熟悉百数表后我们知道,表分10行,每行有10个数字,这样我们就可以做100以内整十数的加减运算了,如计算20+10,先看最上面的两行共20个数字(最后一个数是20),再加上第三行10个数字就是30个数字,即第三行最后一个数30,所以20+10=30;40+30,先看最上面4行共40个数字,再加上下面三行共30个数字,即看第七行最后一个数70,所以40+30=70。
百数表是一个魔幻镜,只要我们老师多启发,学生一定能从中探索出更多的奥秘。
(作者单位 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中心学校)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