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幼儿语言教育不仅仅要让幼儿想说敢说,还要让幼儿有话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拓展经验,提高语言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道具;艺术;悬念一、利用道具创设情境
幼儿的器官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幼儿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不太强,对于一些复杂的事物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这就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将复杂化为简单,将抽象化为具体。利用道具创设情境,道具的直观性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形成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教幼儿认识各种糖果时,教师可以用糖果组成一个小世界,让学生在世界里探索,不仅可以认识糖果的各种颜色、大小形状,还可以感受糖果的种类繁多,如果在墙壁上贴几张糖果的大照片,幼儿的感官世界马上被刺激起来,语言活动顿时也会被开展起来。
二、利用艺术创设情境
在幼儿的世界里,美的东西是很多的,运用艺术作为创设情境的要素,可以有效地将幼儿引进语言环境中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并用语言将这种美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幼儿感知秋天的脚步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捡落叶、吹秋风、欣赏各种植物的收获等等,将看到的用自己的小手画出来,幼儿可以在活动中自由地感知秋天的特点,并进行交流,演绎秋天的故事。此外,除了运用美术这一艺术创设请境外,教师还可以运用音乐创设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散文情节为作品配上音乐,带领幼儿走进音乐的世界,在音乐情境中对作品更加深入地理解。
三、利用悬念创设情境
幼儿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中制造悬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幼儿在悬念式情境中大胆想象,提出质疑,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应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受现有具体条件的约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你觉得故事的结尾应该是什么”等问题,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运用简笔画、小故事、小游戏、多媒体技术等为幼儿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总之,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
他们在情境中加强信息理解、大胆发挥想象,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光彩幼儿园)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