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学习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留白;游戏;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采用趣味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打造高品质数学课堂。
一、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思维发展的空间,积极构建“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飞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白,将相关情境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直线和线段”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白,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将动作、光、声音、画面融于一体,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引入有趣生动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
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不
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摸奖”的游戏活动,游戏具体规则是在一个黑箱子中放置一个红球和九个蓝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去摸球,先摸球的同学要将摸到的球放回黑箱子中,然后后一名同学才可以继续摸球,其中摸到蓝球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本子,然后再将箱子中的球换成九个红球和一个蓝球,再让学生摸球,规则与之前相同,摸到蓝色球的同学依旧可以获得一个本子。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会发现之前很轻松就可以获得一个本子,但之后很多人中才会有一个同学获得本子,同学们认为可能是自己的运气不好,最后教师再揭示其中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明白真相,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好奇的目光远比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所以,教师要将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城东中心校)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