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4-04-29 00:00:00王大玲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贯彻,数学教学在所有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育,是为小学生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时期,更是锻炼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的阶段,这一切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生本教学;培养兴趣;课后作业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还有利于整体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有利于小学生更好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本文根据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行生本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是:以教师教课为中心,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最终目标,以教案和教科书参考书为牵引。纵观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教课为主导,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为辅,即所谓的主次颠倒关系。

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的,没有学生的学,再完美的教也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思维不会轻易转移到其他事物上,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以及学会质疑,这样,学生就充当了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比如,老师可以在题目讲解中设置题目类似但是答案和解题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题目,让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让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授课中喜欢上学习数学,从而再深入研究数学。死记硬背以及传统的老师教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应该逐步摒弃,从而建立一套更适合当代学生现状的数学教学方案——即兴趣学习法。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动手能力强这一特点将教学策略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三、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教学特点安排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能过于注重形式,只是动手不动脑的抄写或者是太难的动脑题目,让学生失去探索学习的兴趣,作业的布置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难,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和拓展的空间,最好的难度比例应该是7∶2∶1。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贯彻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将教学策略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这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冯德威.浅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旬,2014(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