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4-04-29 00:00:00席素霞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基础或者说核心是什么,回答是计算。其实,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认为计算错误是低级错误,是马虎造成的,只要认真一些就可以避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它又反复发生,欲罢不能。

关键词:精讲多练;口算;估算;习惯近几年,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有了较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一、“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精讲多练”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老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是相辅相成的,更是“此消彼长”的。有些老师唯恐学生听不懂,40分钟的时间不停地讲,反复地强调,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练习时间,对于计算教学而言,老师的讲是必要的,算理得让学生明白,算法得要学生掌握,但是这种讲是不能取代练的,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只有算理与算法的知识是不成的,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熟能生巧,最终才能形成较强的计算能力。但我们的数学学科课时非常有限,每周只有4课时,很多老师感觉时间不够用,或本就对“精讲”的思路不清,要靠“多讲”去补,这样的效果更是事倍功半。同时,“多练”绝不是“题海战术”的变通,不是越多越好,讲究的是形式多、方法多、层次多,这才是“多练”的精髓。

二、口算、估算、心算能力的培养

“直接写得数也可以用笔算”,这恐怕是很多数学老师考前动员经常嘱咐学生的话,例如,一些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百以内加减法时还一味地依赖草稿纸,一些极其简单的约分如■×■,也要在草稿纸上演算,即使有口算心算的能力,也没有这种自信。更有老师面对课本上的估算内容教学,觉得可有可无,根本就不理解其基本意义和价值。我觉得在计算方面应该灌输给孩子们这样的思想,能口算的就不动笔,能简算的就简算,或许这样的思想或方法面临一定的风险,但是立足长远,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这些暂时的困难或问题是值得付出的。对学生不但不应该横加指责,反而应该积极鼓励,过分功利的教与学后患无穷,或贻害

终身。

三、培养学生检查的好习惯

人无完人、百密一疏,即便为师者,也无法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其中的客观因素不言自明,但是出问题没关系,发现不了问题就不容忽视。在很多课堂上。有的同学为争第一,写完就找老师批改。家庭作业,或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试想这样的计算作业出现问题还奇怪吗?检查对于计算而言尤为重要,它可以让你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这一点关乎能力,可以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但是更关乎态度与习惯,只有养成了检查的习惯,才会给计算加好多道保险。这要求老师协调家长、学校评价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培养。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基础工程,它的不足以致缺失不但会影响数学学习,更会制约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所以要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好基础平台应该成为为师者的共识。

(作者单位 唐山市古冶区建国小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