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团建工作的新思路

2014-04-29 00:00:00谷涛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中学共青团工作开展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知识技能教育之外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只有根据实际,做好内容、职能、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做好中学共青团建设工作。

关键词:中学共青团;工作新思路;学习型;活动方式目前,中央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共青团的建设工作,中学共青团建设是整个共青团建设的基础,在共青团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其加强研究,从而将整个共青团建设的基础打好筑牢。尤其是目前社会各种思潮都正在冲击主旋律意识形态,如何保护我国的立国之本、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都是当前的共青团建设尤其是中学共青团建设的最重要任务之一,而当前的中学共青团建设还存在一些比较老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在剧烈变化的社会,所以要研究和探索出一套新的工作思路,更好地做好中学共青团建设,以夯实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一、加强中学共青团的职能任务创新

1.争创学习型中学共青团组织

目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风潮方兴未艾,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可见学习型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一件大事。对于中学共青团来说,面对目前这样的新社会建设形势、新社会思潮,就必须以建设和打造学习型共青团组织为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学习建设能力,不断补充和丰富各种知识和能力。(1)中学共青团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目标。一是将共青团组织建成具有自学意识和能力,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知识性组织,从而不断更新各种知识结构,让自身成为一种学习的“永动机”,使得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这种相辅相成的联系和关系让团建工作更具有现实性和活力。(2)构建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习充满中学共青团建设的每个角落,让学习意识成为组织的本质特征之一,使工作力争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让学习和工作、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2.使中学共青团的育人目标更加具体化

长期以来,中学共青团建设的目标是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个总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很多地方的实践中,确实存在具体目标模糊、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不能根据当地实际和工作实践来制订更具体化的育人目标。笔者认为,这种四化育人目标,可以细化到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更加注重反馈和评估,力求有实效。中学共青团建设的重点是开展各种团建活动尤其是育人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是不好评价效果的,这就要求中学共青团工作人员学习更好的绩效评估方法,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具体化,让共青团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凸显出来。(2)将阵地建设的目标和作用具体化,中学共青团建设的阵地主要是自身学校的团委,

往往忽视了学校外的各种优势资源,因此,在开展中学共青团建设时,要加强和校外组织机构的合作,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从而拓展自己的活动阵地,让自己的领地多元化、外部化。总之,就是要让中学共青团建设的基础更加多元和具体,育人的目标更加能够量化和体现出来,以增强生机与活力,才能更有力量。

二、加强中学共青团的工作内容创新

工作内容都是基于职能的,在上述的职能创新研究后,笔者认为,也要根据职能的重新定位来创新中学共青团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在知识生产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要让中学共青团更有活力、更能占领中学生的思想高地,就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让中学共青团的工作更好地迎合青年的需求,最

好能够引领和创造青年需求,以不断提高中学共青团的工作水

平。在这项伟大的工作开展之前,笔者认为,在开展中学共青团工作内容创新之前,中学共青团要首先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坚决冲破阻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思想禁锢,其次再广开言路,发挥民主,让中学共青团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以笔者所在的共青团为例,针对近年来青少年合法权益屡遭侵害的现实,笔者和同事们结合这一现实情况,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理论知识,创新服务领域和拓展育人工作的外延,将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点,构筑了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结合的青少年合法权益防护体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用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地区的中学共青团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青年育人工作的实践和需求,创新工作内容,比如,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疏导心理问题,从而为德育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中学共青团的活动方式创新

中学共青团的活动是中学共青团存在的最显性标志,可以说如果脱离了相关组织活动,中学共青团的存在感在中学生的意识中无疑会弱化不少。而现在各种社会活动都非常多,尤其是各种媒介中的社会活动更是能够深深吸引青少年的目光和心。如何赢得这场竞争中的主动权,让青少年对共青团的活动更有兴趣,就

成为中学共青团的重点工作之一。笔者认为,要加强下面几个方面的创新,从而让中学共青团活动更加有趣、有内容、有吸引力,从而为实现共青团的组织目标贡献应有之力。

1.创新活动的领导方式

共青团开展的活动更多的是知道下属的社会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这种领导的艺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学共青团要加强对自己活动领导方式的转变和创新,从而实现从指令型到指导型的转变。一是要加强政策方面的指导,让广大团员和学生会等组织开展的活动更能够体现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更加有利于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各种实际需求和困难,更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才。二是要加强对典型人物的树立,通过树立各种示范人物、模范事迹、英雄群体、“样板”活动等典型,让其他活动的目标更加有针对性。

2.创新具体活动内容

中学共青团的活动内容要加强创新,才能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和注意,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一是要增强活动内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根据广大学生和团员的心理需求、生活实际、学习思想动态等来设计活动内容,让他们的内在需求被激发出来,让他们对这些活动有互动的欲望和参与的热情。二是要提高中学共青团的多样性。中学共青团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对中学生加强研究,让他们的活动需求和共青团的组织活动目标结合起来,让共青团的活动更有效率和效益观,从而能够从实际出发,在心理健康、权益维护、能力建设、兴趣培养等多个方面来赢得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让活动更加有人气。三是更加追求活动整体效益和综合目标的实现。活动的质量是首要考虑,数量是次要的,同时还要注意活动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目标,从而让活动少而精、精而有效,最终能够做到每个活动都抓好切入点和关节点,从而有所突破,赢得中学生的欢迎和热情参与。中学共青团的一大活动是在每年的清明、五四、十一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常规活动的内容往往是扫墓、开展演讲比赛等,而这种活动的内容也是可以创新的。比如,笔者就曾经请相关的老革命、理论研究者来校演讲、做报告,从而让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也可以考虑开展一些革命英雄影视歌综合知识竞赛,让音乐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以知识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从而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应该也会非常好。

3.创新活动的资源支持

中学共青团的活动除了自身的经费来源,更多地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资源支持,这也是中学共青团能够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在开展活动时,中学共青团不能光依靠自己的力量尤其是财力,而是要借助各种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的财力等支持,转变工作资源支持的来源寻求视野,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从而让中学共青团的支持来源多元化和多样化,使得自己的各种活动等事务也日渐社会化,这样也符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

新时期以来,中学共青团的建设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党中央和社会各界也对中学共青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既是中学共青团的机遇,也是中学共青团的调整。笔者认为,要想做好这些党中央和社会各界赋予的任务,解决中学生为主的学校共青团员的多元化需求,中学共青团就要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模式,在自己的职能定位和任务方面多思考、在工作内容上多研究、在活动的方式上多探讨,从而让自己的各个方面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以继续发挥共青团创新开拓精神,用新思维、新体制、新机制全面创新高中共青团工作。爱迪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事无成”。笔者认为这句话对于中学的共青团建设也是如此,只有中学共青团不断思索、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赢得共青团员的信任和认可,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才能让共青团工作更有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王佳.新时期中学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刍议[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4).

(作者单位 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