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评价等方面都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变化。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广大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以期能为学生健全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高一数学;教学心得;导入;教学方法;评价数学教学一直都被认为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抽象性、逻辑性强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然而,数学又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对学生素养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以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高一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够让数学课堂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示。
一、导入环节的设计方面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也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基础。做好导入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一数学导入过程中,我发现做好“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也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导入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初中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做出最简单的y=x2的函数图象。接着,我顺势向学生提出了增函数、减函数等相关概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对有效课堂的实现也有很大的
帮助。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
长久以来,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呈现的都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基本上呈现的都是教师被动地接受知识。再加上,高中知识相对比较难,逻辑性也较强,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为了能够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探究欲望,也为了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实施到课堂当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对数函数”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我选择了先学后教模式,首先,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接着,我引导学生与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自学,并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来,之后,我针对学生整理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讲解,最后,我还设计了当堂练环节,以确保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一直处于主动求知的过程当中,当学生能够真正走进数学教材的时候,就会发现数学知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进而促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三、评价模式的选择方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评价。尤其是高中生,他们面对着来着各方面的压力,教师恰当的评价会帮助其找到学习的信
心,会让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常用“努力”这一词,具体地说就是将“你好聪明”改为“你好努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失败之后,树立起“只要我再努力一次就能成功的思想”,这将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克服困难的意识,进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成败。
以上几点仅是我对高一数学教学的体会和感受,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想构建出高效而精彩的数学课堂,我们必须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以促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石松波.新课改下高一数学教学心得[J].学苑教育,2012(7).
(作者单位 青海省互助县第三中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