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数学教师培训

2014-04-29 00:00:00焦玉平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他们的“教育家梦”,而对于教师进修学校来说,最大的职责或许就是想办法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因此,必须要提高培训质量,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功底。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数学教师培养进行几点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师;师资建设;素质教育《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综合化与发展整体化,都要求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而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深化的决定因素,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而教师培训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证素质教育政策实施的中心条件,也是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教育主要阵地的教师进修学院,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下面就数学教师培训浅谈几点

探索。

一、当前数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使得有些教师出现自暴自弃现象,缺乏向上的动力,而有一些教师虽然有动力,但遭遇“瓶颈”难以提升,有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甚至是心理问题形成自身发展的“高原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下面就简述几点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有些教师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到位,导致他们在参加培训的时候往往是敷衍了事;有些教师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当涉及具体数学知识时,却往往喜欢把眼光局限在个人所熟悉的或讲授的具体课程中,对于那些看似不常用的内容倾向于回避和应付的态度;还有些教师对于参加培训的热情很高,也很认真地学,但是对培训内容往往理解得不够深入,甚至是产生误解,无法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2.培训方面

(1)培训内容“方案化”“理论化”。新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是“三位一体”,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把教师看做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观念化,十分不利于实现教师生成基于情景的理解和创造力,而这种理解力和创造力正是教师处理课堂事件或是各种不同背景学生所必需的。这样的培训往往是教师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却不能真正地运用到教学实际,而这种注重理论的培训方法也是影响教师积极性的重要

因素。

(2)培训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由于受训教师的年龄、经历、知识结构的不同,使得每个教师个体差异很大,而且工作学校的不同,学校软硬件的不同,采用统一的培训与方法,是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的。

二、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数学教师培训

1.重视人文性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文教育,以致于课程形成结构性缺失。数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对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的计算能力、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必备的工具,中专院校开设数学课程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许多教师在受训后回到学校教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还是一样地厌恶数学,课堂上睡觉、看小说等现象仍然屡屡出现。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彻底改革数学教师培训的内容,使之更具有人文性,

提高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数学文化教育功能的认识,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就必须加强课程中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而数学教师是最迫切需要进行培训的。通过改进和充实培训内容,使中专院校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逐渐提高,从而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让中专院校的数学课堂更具人文性。只有这样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才能更好地实现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职业生涯中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数学教师培训还要彰显人文性原则:德育原则、学习机制激励原则、既教证明也教猜想原则以及一般解题方法教学原则。

2.基于服务导向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

基于服务导向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是把传统培训方式与网络培训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培训过程,提高培训质量。此培训方法整合了在线培训与传统培训方式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师学习效率,还能节约培训费用。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传统的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单一、受训教师积极性不高,很难满足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素质的要求,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就是该培训模式设计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作为培训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教师培训能力外,还要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等,还要深入了解参加培训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教师的教学实践现状、教师培训的需要以及教师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从而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

其次,培训内容应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来,针对教师的教学需求设置培训内容,这样的培训才更具有实效性。

最后,要为受训教师构建一种民主、平等、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的培训环境,在培训过程中设计互动环节让教师学员参与,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培训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要能胜任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进行变革,这样才能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而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张琪.生态视野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64-66.

(作者单位 河南省兰考县教师进修学校)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