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组合作 构建高效课堂

2014-04-29 00:00:00高明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构建高效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对构建高效课堂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构建高效课堂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小组合作的高效也就意味着课堂的高效,把握住小组合作学习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了老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可和热情,具体表现如下:

1.课堂到处都合作,课堂时间难把握。在一部分课堂上,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的时候学生东拉西扯;有的时候学生讨论热烈,但是教师却不得不喊停,因为课堂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不好把握,经常会拖时而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2.热热闹闹假合作,优秀学生唱主角。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成绩差的同学经常被剥夺了“话语权”,个别的优等生做主角,学困生基本无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仅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容易造成成绩的两极分化。

3.反馈手段太单一,小组集体开小差。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根本整组都没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而是趁机闲聊。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就是聊天放松的时间,属于课堂学习的无效时间。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这三种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本来应该是建立高效课堂的一把利器,有时却站到了高效课堂的对立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我认为形成这三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1.教师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对于小组学习任务的设计不合理,提出的问题或者没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或者不够具体,没有导向性,学生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梳理和整合小组内的意见和结论,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和合作效率的低下。

2.教师思想认识方面。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交流的方式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细致的引导,学生无从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确方法。学优生忙得不亦乐乎,学困生却无所事事,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兴趣,自觉退出舞台,使小组合作成了优等生的独角戏。

3.展示评价方式方面。展示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学生认为只要不举手不主动展示,老师就无法检查他们的学习成果,所以部分自觉性稍差的同学就会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时间偷懒,小组内从一开始就没有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行动和打算。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既然找出了原因,那么能不能找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和高效课堂的结合点呢?能不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更为科学有效,兼顾到每一个学生?除了思想引导,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来让小组中的成员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新的学期以来,我在班级中重点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试图改变这些不好的现象,得到了以下一些体会:

1.精心设计做预设,洞察时机好合作。教师应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精心备课,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在任务多,时间紧,学生学习产生困惑,又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队性任务,而不是个体任务。教师提出的要合作解决的问题应该遵循层次化、具体化、递进性原则,不能大而空。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具体,如果有动手操作任务,应该要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指导,如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或者给出方法指导,如折一折、画一画等,让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够落到实处。

2.科学分组是关键,方法培训出效果。小组合作不能只停留在课上,而应着眼长远,贯穿学校各科学习的始终。首先,科学分组。在组建小组时,我提出“优势互补”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进行分组,这样小组合作成员,就可以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小组成员的固定有助于增强各成员对于自己小组的认同感,也方便教师对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对于增强小组凝聚力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学优生对学困生的关注度。其次,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引导。每组四人,进行分工。一般分成五种:组织、记录、汇报、总结及评价。每位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这样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使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确保每一次合作学习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3.展示汇报多元化,评价激励促发展。为了让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在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在小组展示合作成果时,可以考虑用多种方式来汇报。如集中展示所有组的结论,然后找一人来讲解评价,当好“小老师”;或交换小组学习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学习效果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分配的任务是否完成、与别人合作交流是否积极等方面来评价,促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让课堂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效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要实现合作学习对高效课堂的促进作用,就要通过科学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利用他们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时效性,使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推进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宁任城实验小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