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2014-04-29 00:00:00米玛次仁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人心。新课标宽泛性的特点给广大教师以及学生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实际学情,准确地把握新课标与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在符合新课标的情况下,拓宽高中地理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新形势的学生需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模块特点;教研过程新课标、新教材两者的出现使得我国的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新课程教学以及教研的实效性,针对新课程教学、教研中的问题,想办法予以解决。

一、高中地理教学、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如何激活教学过程中的“活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图标提取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活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活动”环节较多,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但是这些“活动”本身占用了很多的课堂实践,如果地理教师在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的话,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再者有些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当前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根本没有办法展开。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如何激活成为一个问题,在无法激活活动的前提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也将大幅度降低。

2.地理教师对新教材的深度以及广度把握不准确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高中地理新教材体系发生了很多的变

化,而且因为新课标的宽泛性,部分地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把握不住新课程的关键与核心。因此,怎样解读新课标、如何处理地理教材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高中地理教师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不知如何转换,很容易做无用功。

3.“合作与探究”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运用“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可是有些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方便,只是保留了合作与探究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致使其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缺乏思考价值和探究意义;在探究的过程中,地理教师教给学生探究的问题多但不精,学生对此的探究也是随意而不深入,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提高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二、提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实效性的措施

1.要有针对性地选用地理教材

地理教材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阶段学生的期望就是高考,因此地理教材的选择还要符合高考大纲的需求。对于薄弱学生的薄弱环节,地理教师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不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细心搜集素材,增加知识的储备量。

2.正确处理好教学“活动”

针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应对,寻找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首先针对上述出现的教学“活动”未能激活的问题,地理教师应该立足新课标的实质,明确高中地理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学与目标相偏离,把握不住新课程教学的重难点,误导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开发上,要适当地对其进行删减、合并、修改和补充背景知识,也可根据课标要求,侧重活动的启发性、探究性和可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活动”的时候,高中地理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管是在提问题还是在探究的时候,高中地理教师都应该让学生抓住关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在“活动”之后,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及时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感悟,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就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成果,写出令人更加满意的教学设计。如此经过这几个过程之后,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大幅度提高,将高中地理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3.结合教材模块特点,准确把握学情,制订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的三维目标之后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其目标的实效性。因此达成制订的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由于新课标具有很强的宽泛性,其给教师、学生留下足够的教学与学习空间。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学情,在及时把握新课标与理解地理知识的情况下,在地理课时允许以及保证难度适中的情况下,地理教师可以适当地予以拓宽或者知识面予以扩大,地理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与取舍,以便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而后高中地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气氛。

4.在课堂教学上加强合作与探究,避免其流于形式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因此,在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深度,要摆脱自身观念中随意、走走形式的因素,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地理教师留给学生的问题不需要很多,但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雷光明.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基础教育研究,2012(14).

(作者单位 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