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出发,尝试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这一话题展开分析、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游戏教学;因材施教;直观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切实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尝试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这一话题展开分析、探讨与研究。
一、结合游戏展开教学,巧妙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兴趣为起点,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设置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以此淡化传统教学模式死板单调、枯燥乏味的特征与印记,真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尝试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活动之中。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对键盘字母的排列、键盘的功能等尚未真正了解全面、透彻,因此,他们在学习“指法练习”这部分内容时普遍兴趣缺乏,更谈不上快速打出所规定的汉字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将“金山打字通”的软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在全班范围内发起了一个“看谁打字快”的游戏。如此,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心理。通过游戏,学生慢慢摸索出一个道理:只有正确的指法、正确的姿势,才能充分保证自身打字的速度及质量。在此基础上,他们再进行“指法练习”相关内容的学习自然也就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热情与积极性,学习效率自然也就越好、越有保障。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具体差异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全体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的共同进步与富有个性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对此,我将“分层次教学法”这一先进理念灵活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如在教学“电子邮件”一节内容时,对于接触计算机较晚,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我仅仅要求他们熟悉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等基础知识即可,并会依据他们的实际水平与具体学习情况,向他们设置一些难度较小的练习题目,鼓励他们进行课后操作与实践;当他们取得良好的练习成绩或者进步时,我会给予他们最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从而为日后专业知识的更好学习与掌握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除此之外,我还会引申教学内容,向他们讲解关于快速查找邮件、自动添加签名、拒收垃圾邮件等较高级、较难的内容与知识点,要求他们能对此进行初步的接触、了解。这样就在无形中扩大了这类学生的视野范围,增强了其学识与见识,有利于其计算机水平与实际能力的显著提升与发展。如此,“分层次教学法”的优势便被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有效缩小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更重要的是真正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的最终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式直观化,帮助学生实现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思考方式为主,而计算机信息技术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具体操作时间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征,如此,两者就构成了较为明显的矛盾冲突,致使学生对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知识点无法真正形成足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更谈不上实现对其的灵活运用与娴熟的实践操作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相信这样必能收到预期的理想教学效果。如,刚开始接触电脑时,大多数学生无法正确辨明空格键、Ese键、Delete键等的涵义及使用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是常常用错、混淆。为此,我就采用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教学方式:首先,空格键的主要作用在于输入空格,因为空格在Word文档里没有实质性的文字或者符号,所以空格键上是空白的,没有任何标志性的东西……这样一来,就将原本抽象、难辨的键盘理论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而形象,在帮助他们加深记忆的同时,也为他们自身实现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仅为我个人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望大方之家能不吝赐教,给予我更多实质性的建议与帮助,以切实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与进步。
(作者单位 平阴县实验学校)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