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只有抓住转化问题生的突破口,奉献爱心,付出耐心,才能促进问题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爱心;耐心;转化俗话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即便是亲兄弟姐妹,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性格。更何况是一个班级呢。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对于优等生,老师的态度是赞扬、是肯定,有时甚至有一些小小的纵容。可是问题生呢?他们常常遭到白眼,遭到冷嘲热讽。难道他们就真的一无是处,真的就只能一差再差下去吗?难道他们就不能转化为优等生,成为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吗?下面,我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与自己10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问题生是如何被
转化的!
一、用爱心架起与问题生沟通的桥梁
老师对每个学生献出一点爱,班级将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老师才能与问题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理由讨厌爱自己的人,问题生也不例外。
记得那是我刚当班主任的那一年,我们班有个叫媛×的女生,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在她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她与爸爸相依为命。她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母爱。爸爸常常酗酒,自己挣的一点钱还不够自己挥霍。每当孩子因为学校交费而向爸爸要钱的时候,总会招致爸爸的辱骂,她很少与人交流。我一直关注着她,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与她沟通。直到那一年的元旦联欢会。那时,其他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准备着,但我却没有看到她。后来,我在寝室找到了她,并与她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我进一步了解了她的情况,并鼓励她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几天后,我与班干部商量,发动班级的同学,用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帮助她。我告诉她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因为我们首先要活着,然后才能更好地生活。一学期过去了,我发现她变了很多,我看到了她的笑脸,同时我也看到了她积极参加活动的身影。每次我看到她的那种感激的眼神,我觉得那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
慰。我对她的爱终于让我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二、用耐心搭起让问题生成长的阶梯
有的时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知道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为了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但是,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极强,为人处世大都为自己考虑,很少顾及他人,甚至根本就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旦他们与老师发生矛盾,他们就会逆着老师来,你越说我,我越不听,你越希望我好,我就偏偏不要好。
在经过与问题生斗智斗勇之后,我们老师自认为被磨炼的很有耐性了。我们不会轻易去体罚学生。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在下面偷着看手机、看课外书,要不就是目光呆滞的地沉思着什么,更有甚者,还会趴在桌子上睡觉。老师们觉得这种表现也不错,毕竟他们没有影响别人,老师们觉得这便是耐性,这样该听课的学生也会认真听课。其实这是最没有耐性的表现,这就等于放弃了那些问题学生,也阻断了让他们有一个全新发展的道路。试想一下,如果在有些问题学生上课溜号或者睡觉时,老师能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们,他们或多或少也能学到一些知识,也许正因为这些知识,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也能有一定的发展。
只要我们抓住转化问题生的突破口,奉献我们的爱心,付出我们的耐心,面对每一个“问题学生”,我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句话也便落到了实处,问题生也就不存在问题了。
(作者单位 吉林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