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2014-04-29 00:00:00李发成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之风的盛行,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应试教育正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面对这种趋势,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就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焦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与大家进行详细交流和讨论,望与各位同仁在高中体育教育事业上互学互勉,携手共进。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让学生拥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强健体魄的重任,然而就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困难。下面,我就先对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梳理,然后对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以供各位参考和借鉴。

一、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新课改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依然摆脱不了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有些教师甚至对“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充耳不闻,没有树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

2.教学方法传统守旧

教学方法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尽管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守旧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在教学手段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3.教学评价单一死板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过于重视教学成果,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把学生的体育成绩当做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忽略学生个性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这极易削弱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

当然,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和篇幅关系,我无法一一呈现。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在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及时制定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使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教师首先得树立先进的教学理

念,这是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教师始终要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其次,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所提倡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思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并把学生当作体育课堂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以不同学生所具备的不同体能和技能为依据,使全班学生都有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需求制定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既能养成健全的人格,还能感受到学习体育带来的乐趣。

2.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

如今,新课改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较为灵活,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适当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因为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学的场地都仅仅局限于学校操场,教学手段也只是教师口头语言的讲解,但有些体育动作,光靠教师的亲身示范和口头语言的描述学生是无法真正领会和掌握的,这时,我们就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较难动作的分解动作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慢镜头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高中体育教学评价由于深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把学生体育成绩的高低当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而新课改理念强调,淡化教学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和创新功能,且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把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列入评价范围,在评价方式上由原来教师单向评价向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进行转变,

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广大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并不断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从而使我们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体育教学质量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颖.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2(6).

[2]冯亚男.浅谈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学的促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

(作者单位 青海省互助县第三中学)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