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关注也将继续加大力度,特殊教育者只有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适应教学不断更新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
关键词:残障学生;差异教学;互动式教学2008年来到广州残疾人安养院,开始了我的特殊教育生涯。一开始的我手足无措,现在的我发现特殊学生的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即使所教的学生中存在多重智力障碍。其实不论是普教还是特教,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师备课的功力,教师授课的方式及采取的形式,教师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等等都可以从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中充分体现出来,好的课堂也不能忽略任何人。以下是我这几年的一些教学经验。
一、差异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差异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他通过提供大量的学习去选择、去调节学生的学习差异,影响学习的某些差异是与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教学优势和弱点、学习偏好和形式、认知水平和个人兴趣等相关的。由于调和同一个课堂上所有学生的个性特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差异教学进行一定的调节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根据今村浩明的观点,当一项学习任务处于最佳水平的时候,学习者能够发挥他或她的最佳能力。
所以,不论是普校的学生还是特殊学校的学生,教师备课的关键是学生,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基础如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备出学生喜欢的课程。特殊学校的学生也是一样。我班的学生是重度智障,他们对于学习以外的事情都很好奇,想要教授给他们的知识同样不能以灌输的形式,而是需要用一些有趣的生活例子进行讲解,如教授“快、慢”,如单纯通过交通工具的快慢进行比较,很多学生是接受不了的,所以对于你想教授的知识根本无法接受,但是通过比赛吃东西了解和掌握快、慢,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教学效果都出人意料得好。
二、充分利用教学语言的交互性特点开展互动式教学
教师的语言不是单向的,它具有交互性,只有在交流中教师的语言信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师生的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
交互性语言教学就是一种把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的教学。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介绍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特殊学校日常教学的交互性语言,不仅要重视有声语言,更要重视无声语言。这点我有深刻的体会。我班学生语言能力很差,不能和人正常语言沟通,如果我上课只是用语言与他们交流的话,且不说知识的传授,就是基本的语言含义的理解,他们都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那样语言的运用几乎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必须运用肢体语言和手势,比如简单的“1”,我就不能只是说“1”,至少要用竖起一根手指表示数量“1”,然后配合正确的口型,只有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学生跟我一起完成“1”的教学,然后他们才能想到一些与“1”有相似特性的铅笔、木棍等。
三、充分利用学具和教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学具、教具的使用与开发基本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物化,是
教学经验的表达。它不仅贴近教学实际,而且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别需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的全程中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鲜活、有效。
这点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效果比较凸显的一方面,因为班上学生的特殊性,教学的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就算是简单的五官认识,也是非常之难的,即使是现场演示,PPT展示都是不理想,最后我想出一个拼图法,就是直接把人脸的五官分成拼图的各部分,
然后让学生用这个自制拼图进行练习,没想到效果尤其好,再加上游戏“你的鼻子在哪里”进行巩固,一个长期不能接受的知识点居然迎刃而解,这时的教学已经不需要语言的提示了。
四、激励和惩戒相结合,巩固教学效果
激励即激发、鼓励。惩戒即通过处罚来警戒,是一种以批评和充分讲道理为主的教育方式。教学中只有激励没有惩戒只会让学生懈怠,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而只有惩戒没有激励,会磨灭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不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激励和惩戒在日常教学中结合使用,效果更佳。曾经有节公开课,在课上我直接就是用食品进行奖励的,我班的学生可以把奖品一直留到下课洗完手回来才吃,对于孩子来说,食物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课后有老师说:“你们的孩子好听话,吃的可以留到课后!”我笑笑说:“还好吧!”其实,他们的这个习惯我用了将近半年才养成的,每次我发零食或是课堂过程中表现好奖励零食,我都是有要求的,必须要我发出:“可以吃了!”的指令才能吃,否则我会立刻收回食品或奖励物,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可以理解其中的关系。方法很简单,重要的是“坚持”。
五、功能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率先发表文章,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重要观点,我国在2001年进行了基础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新课程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新课程的内容上,按照学习领域、主题等来
划分。
传统的教学,教师是根据大纲和教材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我校特教针对特殊学生实行的是主题教学,我们每年的教学的内容实际上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联系日常生活进行主题选取,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到与他们生活相关的实用的知识。这就更考验我们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选的主题合适,学生学得欢欣鼓舞,否则课堂会静如止水。就像我进行“一一对应关系”教学,就用平时生活作为教学内容,一个碗对一个勺,一只黑色袜子对应一只黑色袜子,一个学生对应一个杯子等等,在学习的同时学习必要的生活常识,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Janice Skowron.教师备课指南:有效教学设计.陈超,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02.
[2]Brown.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1.
[3]陈惠英.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01.
[4]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04.
(作者单位 广州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