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学生想象力以及联想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形象思维;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锻炼和培养出丰富的想象能力,是促进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方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1.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的大脑通过对形象的运用,从而开展思考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类进行科学技术发明的源泉。人们通过形象思维实现发明创造的例子在生活当中有很多,比如,鲁班因为发现带有锯齿的植物发明锯子,瓦特由于烧开水的壶而发明蒸汽机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相符合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而且正在逐渐地发展为抽象思维。然而在小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研究比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直观感知材料能力的培养,可以让鲜明的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然后在进行思维的时候充分地利用这种形象,最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是符合的。
3.可以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只有具备丰富正确的表象,才能够轻松地将各种知识掌握。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操作,比如平均的将一个圆形纸板分成三份,将
颜色涂在其中的一份上,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采取这种操作具体事物的方式,教师可以使学生将数学知识牢固地掌握,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措施
1.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作为一门具有抽象性质以及形象性质的学科,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要想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比如,在对圆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两张同样大小的圆纸,然后将其中的一张圆纸平均对折,让学生对直径进行观察,然后再对折,让学生对圆的半径进行观察,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圆的概念。
2.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
作为一门数与形结合的学科,数学可以有效地促进人大脑思维的发展。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在小学数学课本当中针对应用题进行的插图设计,除了能够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开阔作用之
外,还可以促进学生刻苦学习意志的不断增强。
3.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引导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进行创设,比如,进行情景图示,利用语言情境等方式,可以将学生进行探索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最终使学生能够将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比如,在进行梯形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引导:如果梯形当中的一个底慢慢地缩短,梯形最后会变成什么形状,而梯形较短的底逐渐延长的时候,梯形又会变成什么图形?利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并且将梯形、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联系在一起。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晶.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3).
[2]李典东.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2(21).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方山学校)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