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小学美术教师要想保证美术欣赏课的课堂效率,应当努力创设情境。创设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小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创设情境;有效策略小学美术欣赏课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一、通过美妙的声音创设情境
声音和美术是有相同性的,声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特别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能够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某种情境。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就可以把声音与作品相互结合,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美。例如,教师在教授《水墨声音》这一节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旋律舒缓的轻音乐,与学生们一起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作品,在动听的音乐中,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作品的美。
二、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大都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有趣的故事,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课堂。比如,在教学《大人国与小人国》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这一课的教学任务之一是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的事物呈现出的大小不同的状态带来的美感。教师可以给学生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当学生完全被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迫切地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七个小矮人是小的呢?这时学生会热烈讨论,教师再进一步讲述人物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作品中如何表现大和小的概念。
三、通过课堂比赛创设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教师不妨在美术欣赏的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赛,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欣赏人教版课本上某些较为抽象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用万花筒看各种事物,回到教室后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图案画出来,比一比哪些同学画得好,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给予奖励。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发现美术的魅力,勤于思考,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江红.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2]毛华渊.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
小学)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