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长时间以来,应试教育充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当中,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注重讲授课本基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开始普遍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而怎样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以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好课;课堂提问;自主学习从教学实际出发,简要地阐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师备好课是前提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把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进行取代,然而也不要完全否定以往旧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师模式中,把学生与教材知识有效连接起来的是教师,教师是一个知识传递者。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刻理解本节课所要讲的教材内容,这一点是需要延续在新教学模式当中的。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认识水平,对于成年人所提出的观点,他们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以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教材当中的字、词、句乃至整篇文章都要把握住,从细节到整体全面掌握整个基础知识体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找好一篇完整课文的切入点,让其在分析当中对文章主题内容进行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可贵的沉默》这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上可通过现有的课堂当做设计背景,在文本中回顾阅读课,通过有效的学习,学生在感受文中所表达的爱的基础上也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懂得要理解与关爱别人。
二、设计课堂提问是基础
对课堂提问进行有效的设计是为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基于此,教师要从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出发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与挖掘,着眼于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具体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不同认知情况为中心,把握提问的良好时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在思考问题当中所出现的疑惑点以及学生在讨论当中出现的争执点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引导,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提一些对学生没有帮助和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螳螂捕蝉》一课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人都劝说吴王不要攻打楚国,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同呢?此时教师让学生依照问题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在学生进行分组谈论之后让其把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经过认真阅读、思考以及讨论之后,学生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相比大臣们的劝告,少年的劝告要巧妙得多,是艺术的智劝,而大臣们过于直接劝告,没有艺术性,这就造成了以上的不同结果。通过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掌握与理解得到加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是目的
所有的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性,其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均不同,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出发,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相适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某篇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当中学生可采取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恐龙》这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把恐龙的特点说出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把关于恐龙的相关资料找出来;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大声朗读课文;把恐龙的形象画出来等。学生在阅读完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交流与讨论,把所有学生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高采烈,全神贯注,参与度得到了极大增强,这种方法也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四、组织课文活动是手段
在教学活动当中,课堂是主要阵地之一,要想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家庭与社会教育的辅助不可或缺,教师只有有效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教育资源,创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开设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习空间得到拓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把语文融入生活当中,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比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一篇美丽的叶子》这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制作叶子图案,对那些美丽的落叶进行收集,依照自身的想象思维,通过所收集到的叶子来把图案制作出来,之后对自己的创作思路做一个说明。
此活动比较新颖,完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有的学生制作了落叶秋景的图案,有的学生拼成了房子的图案,想象力丰富多彩,创作思路也各不相同,对学生的情感经验进行了丰富。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教学活动生活化为目的,把
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让其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行培养,以使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顾秀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分析[J].课外语文,2013(24).
[2]庞国艳.基于新课改实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知识经济,2009(2).
[3]金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尝试研究[J].新课程:下,2012(10).
[4]赵月良,张广恒.边读边想边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孙楼镇中心小学)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