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014-04-29 00:00:00高玮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从新课程改革的另一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提升措施在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和深化的今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职能转变与提升的真正体现,也是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因此,我们从新课程改革的另一角度出发来分析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让同学们不仅可以学到更专业的音乐知识,还要以此来促进同学们各方面技能的发展,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

一、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下面主要从学校、教师和家长及体制方面来进行剖析。

1.学校和教师的因素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学校与教师的因素,学生接受音乐教育或学习音乐知识的启蒙与发源地是在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上进行的,并由音乐教师进行传授,因此没有学校与音乐教师这两大主要因素学生是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与学习有关音乐知识的,所以,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是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引领者,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学校与教师的音乐教育。

2.家长和学生的因素

学生是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者,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但如果学生学习音乐从观念和理念上不够重视或树立的学习观不正确,都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产生被动的情绪,再者有些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好主科才是主要的,而把音乐作为副科来抓,无论从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在对教育孩子的外在认知上都存在错误观念,造成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心理误区。

3.体制因素

体制因素是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体制因素制约着教师教学的目标与教学方向,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得不按照旧的传统的教学体制进行教学,教学观念与教学体制落后导致了课堂教学严重脱节,背离了教学发展的总目标与总方向,教学模式单一也使得课堂教学没有生机与活力,课堂学习气氛不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我们发现了阻碍小学音乐课堂质量提升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加以认真分析与探讨。

1.教学认知存在问题

首先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没有形成一种全面而理性的认知,从主观与客观认识上对音乐教学的开展与组织不够重视。

2.教学模式不新颖

教学模式单一而缺乏新颖性,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单纯依靠教师的传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

三、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并制定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1.强化认知

首先教师要从理性和观念上重新认识对音乐的教学,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观,只有学生的学习观正确了教师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正确的学习观指导下掌握与学习全面的音乐知识系统与理论。

2.优化教学模式

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与认知特点,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创新型的课堂学习模式下真正满足对音乐知识的需求,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同学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通过课堂音乐情境创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3.打破单一的教学依托

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依托,让音乐课堂的教学不只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下进行,还要发现并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与依托,让

课堂教学不再处于单一和简单的教学形式下,而是要开创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让同学们亲自参与表演音乐剧的形式体验音乐学习的魅力,从而丰富教学学习活动,让同学们对音乐的学习有一种不同以往的体验过程。

(作者单位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实验小学)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