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是一种艺术,要搞好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又要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快喜悦的心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活动。
关键词:游戏教学;提问启发;情境探究近年来,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升学为目的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到“试卷分数”的高低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有的学生还要受到老师和家长的种种惩罚,学生根本没有乐趣可言,很多学生甚至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厌烦的情绪。这不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思想政治课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要摆脱这种现状,把思想政治课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实施“愉快教育”,愉快教育就是充分调动师生两者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意教,学生乐意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此,我列举几个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游戏教学式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头。”高中学生童心未泯,好胜心强,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可以保持持久、稳定。比如,我在讲解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个框题时,课堂上我播放动感音乐,请同学们上台跳舞。刚开始他们很疑惑,不敢上去,可随着音乐的律动和我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同学兴奋起来,积极性很高,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情绪也非常高涨,随着音乐的结束,我适时提出问题:“你们刚才的舞动算不算运动?是不是哲学上的运动?”学生开始在自己表现的基础上积极寻找答案。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用舞蹈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带问题去思考、去合作、去探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
又如:在进行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企业的经营者”这个框题教学中,我以“我是未来企业的经营者”为题进行一次竞选企业经理的就职演说,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要搞好企业就必须搞好同上级领导部门、同工商税务、司法的关系,因为可以得到许多优惠政策待遇,可以少交各项利税,能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有的说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遵纪守法,要公平竞争,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要具有高科技知识,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具有现代企业的经营意识。有一个同学自告奋勇地说:“我要是企业的经理,就要把企业搞大,像外国的跨国集团公司一样,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垄断市场,独霸天下。我们企业追求的标准就像美国的微软公司那样,成为闻名世界的贸易公司。”同学们纷纷发言表态,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提出问题,“刚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说明他们对企业经营者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是他们的想法对吗?谁更适合当经理呢?”同学们又积极讨论起来,甚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种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学生的动、想、说、辩,让学生把握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既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在整个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交流自如,不仅使学生有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教育,情感上发生共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提问启发式
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古
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
在讲到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依法纳税”这个框题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两个违反税法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案例分析这两种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在表扬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目前我国失学儿童有多少吗?援建一所‘希望小学’需要投资多少钱吗?”在同学们议论纷纷时,我用悲痛的语气说:“同学们,目前我国失学儿童达2000~3000万,援建一所‘希望小学’需投资20万人民币,而刚才案例中犯罪分子偷逃税款达2亿元,2亿元都能干什么啊?”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制造出更先进的航天飞船,有的说可以让受到洪水侵犯的地区的人民重建家园,有的说可以援建1000所新希望小学……看着同学情绪高昂地发表看法,我适时给予总结,“对啊,2亿元本应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但这里的2亿元呢?却被个人据为己有,谁来评价一下这种行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再次在同学中引起共鸣,同学们态度鲜明地评价这种行为,认为这样的人不仅是违法的,而且是可耻的,是没有责任心的。义正言辞地总结:缺乏道德感的,这样行为的存在,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所以,对待这样的行为,我们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必须要严厉打击。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翔实的资料丰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有效地将解释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融合于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特别是用数字呈现出问题的严重性等资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较好地训练了学生对违反税法的危害性的逻辑思维,实现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并激发了学生“依法纳税”的责任意识,有效地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统一。
三、情境探究式
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演示,探究让学生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能加深
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如,我在讲解文化生活中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先是播放歌曲《茉莉花》,然后过渡引导,“北京市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特意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宣传片。(播放录像)这部宣传片介绍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名胜古迹,片中表演了太极拳、腰鼓、风筝、京剧等民俗文化,展现了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火车站、飞机场、成千上万的北京市市民等城市风貌。该宣传片仅仅用了几分钟,但是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为北京奥运的成功申办起到了推动作用。同学们,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呢?”同学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踊跃发言,并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接下来,我布置一项作业,围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把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两方面,组织探究比赛活动。
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我用多媒体再次呈现这两方面的图片及视频的资料并从展示的资料中,引导同学得出世界文化是多样的,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接着我又用多媒体打出第17届,第27届,第28届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通过感悟与分析,共同得出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熟悉的关注的事例作为情境资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情境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中的政治,体现了政治课的生活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求异、求同思维,激发学生间的争论,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保护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要巧妙化解矛盾,引导学生的思维紧扣主题,让学生自己“摆事实讲道理”,在愉快中接受
知识。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但它同时呼唤着高情感。师生之间真挚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潜能,愉快教学在经历长期的教育发展和实践的锤炼中,充分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世人的赞誉,对于“愉快启发”“愉快提问”“愉快起始”等愉快的教学方法已被人们普遍认识,我相信我们如能较好地掌握并熟练运用常见的愉快教学方式进行施教,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示,课堂教学必将出现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魔术般的诱惑力,成为学生求知欲望的动力。
(作者单位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