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子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为培养社会技能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社会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结合多年电子专业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观念;电子专业;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今的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并逐渐显现出来,需要更进一步地完善和改进,这就要求电子专业教师不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电子专业教学实施积极的改革,下面,本文将针对新形势下的电子专业教学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和分析。
一、立足社会需求,满足企业需要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立足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瞄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将企业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重点目标。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构建有助于培养电子方面人才的校企结合体制,加
强人才培养构建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在教学开始之前,学校就应该与相关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及用人标准,在满足企业用人导向的基础上,及时设置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或对方案进行补充和改进,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在某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凸显时代性和学生个性,使其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同时,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结合,构建行之有效的校企结合模式,
应通过定向委培协议,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掌握企业设备及人员情况,从而提高电子专业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提前学到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才能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此外,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及专业特色,积极引入相应的企业元素,主
动邀请企业高层领导加入专业教学活动,引入企业高层的实践经验,为学生铺路搭桥,提高电子专业教学的目的性。
二、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中职学校中的学生大都经历过中考的失败,可以说是被中考淘汰的学生群体,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不牢固,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从基础知识抓起,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细心、耐心,认真面对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认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这一类基础知识,比如,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元件的伏安关系、电路基本变量、功率、基尔霍夫定律等,这些知识对于电子专业学生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应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三、采用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差异性,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差异性,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果教师以基础薄弱的学生为基准,那么将不利于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以优等生为基准,那么差等生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方式实施教学,以保证优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好。同时,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遵循“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保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
四、立足学生需求,组织技能竞赛
通过职业技能比赛和竞赛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实践证明,通过此类比赛活动,可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职业学校,应重视技能比赛的重要性,并认真践行这一宗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技能,保证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顺利地就业,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组织技能比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很多文化基础较差或对学习有厌烦情绪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职业学校,实际上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就业,基于学生的这一需求,我们要积极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开展和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与实践,如:组织开展“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比赛、“电工安装与维修”大赛、“机电一体化”竞赛等等,不管是市级的还是区级的比赛,都应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总之,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是培养社会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马维渠.关于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成才之路,2012(27).
(作者单位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