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趣味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探究热情,而且还可以巧妙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融洽、活泼的学习氛围与情境,促使他们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进一步获取知识、增强自身技能,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谜语;活动体验;多媒体教学所谓“趣味教学”,即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组织教学策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同时展开具体知识点讲解的教学
活动。
那么,小学音乐课堂中又当如何有效运用趣味教学这一新型先进教学理念呢?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尝试:
一、以谜语来激趣,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谜语是小学阶段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大家也都非常热衷于探究谜面背后的谜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若是能从小学生的这一主观学习特点出发,将生动活泼的谜语同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到一起,相信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将产生非常有利的帮助作用。
对于这一点,我感受深刻。例如,在教学《咏鹅》这首音乐曲目时,我首先向学生提问了一个谜语“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走路像公子,说话高嗓子。”并鼓励学生大胆现象,谜底到底是哪一种常见的动物。学生有的猜“公鸡”,有的猜是“鸭子”,但是相当一部分人都说出了正确的谜底“鹅”。趁势,我向学生亮出了正确的谜底——鹅,并说道“同学们,除了谜语之外,老师还知道一首描写大白鹅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想。”学生们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并迫不及待地催促我赶紧教授这首曲目。如此,通过谜语导入新课,就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促使他们在积极、高昂的状态中快速且有效地融入《咏鹅》的音乐学习活动之中,从而为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游戏活动来激趣,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听音、辨音的学习是一项非常枯燥、无味的活动,因此多数人对其持抵触甚至厌恶的态度。鉴于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听音、辨音的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之中,以此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并收获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最终教学目的。须知,游戏同样是小学阶段学生普遍热衷的一种活动形式。
如:在带领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听声音辨长短”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依据音乐节奏唱儿歌:
×××××××××××××─×─
小鹅小鹅嘎嘎嘎嘎乌鸦乌鸦呱─呱─
小鸡小鸡咯咯咯咯小牛小牛哞─哞─
……
并要求学生在唱儿歌的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正确敲击乐器。如此,既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还促使学生在唱歌游戏活动中通过模拟小动物的叫声切实掌握了听音、辨音的技巧以及音乐节奏的规律,可谓真正实现了寓教于趣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以多媒体来激趣,诱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利用本身所独有的特点,多媒体教辅设备使得小学音乐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对学生也更具备充足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相信此举也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快乐的泼水节》这首音乐曲目时,我不仅带领学生学习了该曲调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分别向他们展示、介绍了傣族的乐器锣与象脚鼓、傣族少数民族的地理风情及人文历史等背景知识。这样一来,就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了一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广阔音乐世界,在开阔其视野范围、丰富其学识见识的同时,真正调动了他们对于《快乐的泼水节》这首音乐篇章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从而为他们接下来积极融入具体的学习活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教学实践表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状态下积极融入音乐学习活动之中,是切实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小学音乐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勇于摒弃传统而落后的音乐教学模式,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将更多新鲜、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去。相信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他们音乐修养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红非.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趣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11).
[2]刘宏毅.高效课堂,趣味为先:探索小学音乐课堂创设课堂趣味教学的方法[J].音乐时空,2013(8).
(作者单位 辽宁省庄河市太平岭中心小学)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