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纵观如今的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教育形式不容乐观,中职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课的热情不高,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难遂人愿。因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目前广大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学习兴趣;考核方式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对于语文学科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他们认为学好专业课才是主要学习任务,其他学科可学可不学。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现状,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就结合我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一、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中职语文课堂,教师因为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总是强行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灌输,把学生当做容纳知识的容器,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然而新课改强调,中职语文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
教师应围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原则来设计语文教学活动,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时,我就采用了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编制了一个短剧,然后将剧中的不同角色分配给学生,如:刘邦、项羽、张良、樊哙、范增、项庄等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体会剧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感情变化,我在一旁给予精心帮助和指导,以使学生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文章的宗旨。这样,通过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既做到了使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协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适当改变讲解内容,突出不同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前,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属于全国通用版,它兼顾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但是对于中职学校个别专业的学生却并非完全适用。因此,身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多下工夫去仔细研究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然后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适当改变讲解内容,以为不同专业学生将来参加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与计算机有关的相关工作,在讲解语文教材时,我会尽量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多媒体的制作方式,使学生在具有专业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以达到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教学的目的。在教旅游专业的学生时,则可以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补充到语文教学中,
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欣赏祖国名山大川的能力。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了符合不同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之后,既突出了中职语文的教学特色,同时也加强了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用性和针
对性。
三、改革语文考核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纵观如今的中职语文考核方式,大部分依然在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即闭卷考试,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是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如今,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行,这种传统落后、单一死板的考核方式已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也违背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理念。而且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改进考试考核方式,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语文考核方式,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心理规律及认知结构,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首先,我们不可再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还应当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列入语文考核范围,并建立笔试测试与实践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使
学生既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具备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评价环节的发展性原则,多用鼓励、赞美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因为中职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自卑感严重、学习动机缺失,如果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欣赏和肯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并
逐渐建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有效教学工作并非仅靠我们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我们为此付出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可以行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一起为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孝华.给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注入一泓“清泉”[J].中学时代,2012(12).
[2]孔瑞珠.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高级职业中学)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