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预习”,谱就“序曲”

2014-04-29 00:00:00吴丽霞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预习单”则是引领学生初次进入文本的“梯子”。

关键词:预习单;作业单;作业设计“预习单”,即所谓的预习作业,指的是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预习,追求预习效果的最大化而布置的有针对性的作业。有效的预习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助推器”,不仅能让学生初步懂得学习课文的方法,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设计不同的“预习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预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导学型”预习单

预习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因此,预习方法的指导是基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并常而用之,形成习惯,学生的预习就会有序可循,有路可走。在预习单的设计中,将预习方法与步骤贯穿其中,让学生循而蹈之,使预习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北京的春节》

同学们,按下面步骤进行预习,你明天一定得到老师“★★★”级奖励哦。

1.读

(1)认真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标上拼音。

(2)读一读自己划出的词语和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

(3)将课文读给家长听,并请他们给你打分。家长打分:()

2.写

这篇课文中我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词是写一写:

3.想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问

读了课文,我有这些不懂的问题:

5.查

(1)作者老舍: (2)各地春节风俗:

“一读二写三想四问五查”的“五步走”预习法,学生易操作又实用。这种“预习单”一般适用在学生对预习还不知如何着手时。学生在这种“导学型”预习单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进行课文预习,既能达到预习的效果,又能在举一反三中逐步掌握预习方法,养成预习习惯。

二、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词句中——“积累型”预习单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字词句学习应是其中之本。特别是对于文中的字词句的有选择积累,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更能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在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生动的写景文章,文中有许多好词佳句,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就进行积累,化传统干巴的“抄写”为“积累”,实为一举多得。如《匆匆》一课的预习单:

一读: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你认为值得积累的好词。

3.三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二抄:

1.我最喜欢的词语有:,选其中一个说说理由:

2.我最喜欢的句子有: 选其中一句说说理由:

这种“积累型”预习单设计简单,学生易于完成,而且也削弱了预习难度,对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这种预习单一般适用于选学课文或简单易读的课文,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预习,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时积累好词佳句的意识。

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拓展型”预习单

在预习时将一定的“拓展型”作业融入其中,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如在六上语文第四单元的课文预习单设计时,针对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拓展型”预习要求:

《鹿和狼的故事》:读过课文后,试着将鹿和狼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加上想象,要求家长评价。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收集你身边一个破坏环境的事例,用上课文中的部分词进行描述。

“拓展型”预习作业,为学生的课文学习作了铺垫,促使学生熟读课文。但是不可设置太难,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预习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拓展型的预习作业最好与其他的预习作业相融合,作为选做题,既给学困生留有余地,又满足了优等生的“欲望”。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主型”预习单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独立、个性的思维方式,针对老师一成不变的预习作业,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应付状态。学生的“能量”是无限的,当他们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懂得了基本的预习步骤后,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搏一搏”。如果让他们自行设计预习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内容自主展开预习,则会让他们更有学习的“冲动”,也更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境,指点作业的思路,以防止学生自主预习的“天马行空”:

1.我预习这篇课文的步骤是:

2.我为自己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3.我想出一道题目考考大家:

4.我的预习评价:

让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设计预习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很多思维中的亮点。如在《我最好的老师》一课,学生们有进行好词佳句摘抄的,有写下了对怀特先生的评价的,还有提出了“为什么说怀特老师是最好老师”的精妙疑问的。这些经过学生自己体验与思索提出来的问题,往往带着他们独特思维热度和创意,是十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命题型”预习单

“当小老师”是小学生最感兴趣与自豪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来帮老师设计预习作业,化“被动”为主动,反“生”为“师”,这种“角色”的转换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预习效果。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将印有“相信你是‘最佳小老师’,请你设计一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预习作业给其他同学做。”的预习单下发。第二天,交到我面前的“预习作业”真可谓“百花齐放”。以下便是一位学生设计的作业单:

我的“★”级作业设计:

1.考考你,会写吗?(每个词奖一“★”)

qīn shímíng yùjuān zhèngtóu xiǎn

()( )()( )

2.边读课文,边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每个括号奖一“★”)

()的神色()的形象

()的大眼睛()的荧光

3.你能摘抄下课文中的成语吗?(每一词奖一“★”)

4.读完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居里夫人。(最多可得五“★”)

5.你会围绕课题提问吗?(一个问题得一“★”)

“命题式”预习单,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予了学生成就感,满足了每一位学生当“小老师”的欲望,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们设计各种各样的“预习作业”,再又由学生们互换完成,这不仅让我们老师“一劳多逸”,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预习是课文教学的“序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就从预习单的精妙设计着手,“盘活”预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先学后教”的号角真正吹响!

(作者单位 浙江省龙游县十里铺小学)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