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上

2014-04-29 00:00:00叶丽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随着英语学习时间的增长,学习兴趣逐渐消失,英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遍落后于城里学生。从根本上来说,出现这一个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新生入学阶段的英语启蒙教育不够成功,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心,且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活动设计缺乏趣味性,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在七年级新生入学阶段,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启蒙教育;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农村英语一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弱项。经过多年的教学,也随着与学生交流的深入,我慢慢体会到初中英语启蒙教学特别是初一阶段的启蒙教学的重要性。

一、英语启蒙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阶段作为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开始,其重要程度不可忽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多数初一学生在入学初对学习英语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小学高段的英语知识点已经较难,一些学生学习英语已经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小学的学习进入初中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重新开始学习的英语,他们会抱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学生的这种微妙心理,为他们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初一新生作为一名英语初学者,往往对英语学习抱着很矛盾的想法:内心极度想学好英语,可是又非常害怕学习英语。特别是一部分在小学阶段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他们往往对英语有着恐惧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不会学。而成功的启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树立学习自信。信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英语启蒙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师应该给刚接触英语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入门教育,这对他们的学习是相当必要的。成功的入门教育对日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教师不应急于开始新课,而应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英语的准备。这个准备可以分为学习方法的准备和学习心理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如教他们如何去学,如何更加高效率地学习。因此在开学第一课上,教师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在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学习。

其次,学生学英语时,要具备“吃苦,持之以恒,动用脑筋学习”的学习精神支持,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和心理准备等。有部分的同学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害怕英语,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课堂教学多样化

学生光有学习兴趣往往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

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趣味性,不让学生刚树立的信心、刚培养的兴趣消失。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法。

1.游戏法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性决定了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游戏中的知识。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节目,让学生在玩中学。比如,在教到知识点数字时,我们就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游戏。全班同学每人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要求数字不得大于班级人数,将数字写在自制的头圈上,然后开始游戏。

T:I’m zero. I’m zero. Who is ten?(Teacher squats down when saying)

S10:I’m ten. I’m ten. Who is eight?(Student ten squats down when saying)

S8:I’m eight. I’m eight. Who is thirteen?(Student eight squats down when saying)

...

2.口诀法

相比于复杂的句型、语法结构,朗朗上口的小口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比如,一开始学生对be动词的用法肯定特别混乱。我们就可以设计这么一个口诀:I后am,you跟are,单数全部用is。经过学生的多次朗诵和练习,学生就能掌握be动词的用法了。这些小口诀的设计一定要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的识记。

3.情境教学法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晰地有关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中,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境法是运用了“三S”心理控制法理论,即惊异(surprise)、悬念(suspension)、满足(satisfaction),通过直观丰富的语言情境的创设,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帮助儿童整体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引导儿童萌发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一种

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情境可以是图片、实物,也能使教师的表情、肢体动作。比如在教授cat时,就可以模仿猫叫,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涵义。在教授知识点This is a pen时,教师可以在袋子中放入不同学具,让学生去摸东西,并猜测学具名称。

七年级上册Unit 3 section B ①部分课本上的设计是用方框中的单词补全家谱。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就显得缺乏趣味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画出家里grandparents,parents,uncle/aunt,daughter/son的头像并将其剪下。在课堂上,教授相应

人物称呼时,拿出小头像并介绍“this is my...”待将所有称呼都呈现之后,请学生将小头像按照族谱的顺序粘贴在相应位置,并在头像下方写上英语称呼。后在族谱外围画出大树,并点缀装饰。之后请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family tree。课后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激励优秀的同学,鼓励其余同学。

4.形象化教学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形象化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双方均尝到甜头:教得轻松、学得容易、记得牢固。

七年级的学生,因为从头开始学习英语,难免感到新奇,然而,新奇之后就是感觉单词难以记住,语法点很难理解,于是慢慢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汉语中,“象形字”的含义是指,把汉字画成所代表的失误的样子,就比如汉字“水”,它就像是流动中的水流。我们可以将其拓展到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中,我们也能通过对单词中一些字母的表面形状进行象形化的联想来帮助记忆单词。

比如,在讲到单词eye时,我会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象征着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eye的象形特殊性。字母“e”看上去就非常像人的一只眼睛,首尾两个“e”像是两只眼睛,中间的“y”代表的是鼻子。此外,可以运用象形法记忆的单词还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发现单词的象形意义,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罗鑫尤.农村初中英语启蒙教学识记教学法的探索和研究[J].学周刊,2012(5):128-129.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

团大路分校)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