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培养幼儿兴趣的有利时机

2014-04-29 00:00:00高明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很多幼儿园的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太调皮了,

不好带,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都宠坏了,就知道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兴趣,但是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习惯中养成的。幼儿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幼儿的种种“劣迹”,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抓住“开始”,诱发兴趣

新学期开始、新的章节开始、一堂课开始,幼儿普遍存在着一种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法点燃幼儿心灵的火花,引起幼儿认知上的冲突,唤起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在教学中应该抓住激发兴趣的切入点,教师可以讲讲与知识相关的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

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新的生字时是这样引入的:一上课,教师先和幼儿问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接着教师对幼儿说:

“小朋友们,上节课后我们认识的汉字宝宝你们还记得吗?(记的)今天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好)今天的游戏名字叫摘苹果。”紧接着老师将挂满苹果的苹果树张贴在小黑板上,上面有学过的汉字宝宝,还有本节课的生字。“小朋友,你认识那个汉字宝宝就把这颗苹果摘下来。”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最后摘得剩下了本节课的生字,教师引导道:“这几个汉字宝宝的苹果你们想摘下来吗?”(想)这样一节识字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二、抓住“激励”,提高兴趣

激励会给幼儿带来喜悦,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幼儿都希望周围小朋友对自己的尊重,向往师长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重视幼儿创新,对求新、求异的幼儿大加赞赏,对于不成功的思路,也应客观分析,充分肯定其智慧的火花,保护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感受知识的乐趣,感受学习的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知识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如在一节数学课堂中,教师在教学生用手指表示5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们,1到4我们都会表示了,我们一起表示一下好吗?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一个手指表示1,4个手指表示4)”小朋友们,5你会表示吗?“大部分同学都伸出了五只手指。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一只手都有5只手指。”这时平时不太发言的小明说道:“老师我觉得5可以用一个大拇指表示,伸出5只手指太麻烦。”全班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教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对小明的想法给予了赞扬。小明从此改变了很多,他的很多创新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和同学的赞扬。

三、抓住“互助”,体验兴趣

快乐是兴趣的源泉。互助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幼儿能够体验到帮助同学的快乐,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真正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好方式。课堂中的互助学习有助于幼儿更深刻地感悟知识,完善自己的想法,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更有助于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体验到知识更进一步深化的快乐。

我们一旦激发了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幼儿就会对知识的获得有一种渴求,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而学习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课堂秩序井然有序,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培养兴趣的机会,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巨大的潜能,更好地体现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教师进修

学校)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