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和略滞后的教材内容的影响,不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一直缺乏兴趣和热情,因而在不少学校就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厌学、考试必考”的尴尬局面。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跟上课改步伐,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时间之内主动探索社会和人生的奥秘,形成健康的心理、自觉的道德行为和较强的认识能力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学习环境;语言情境;角色情境;问题情境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信任学生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只有当老师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自尊、自重。人常说,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也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是最可信的“榜样”。所以,应该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接近,尊重信任学生。要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用自己真诚而自然的微笑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感化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二、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吸引感召学生
教育家斯特洛夫斯基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是幽默。”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幽默感,那么就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与教师的语言技巧和语言风采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如果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知识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听课中心灵受到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三、创设活灵活现的角色情境,熏陶感染学生
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对所学材料有极大的兴趣。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者可以适当创设模拟活灵活现的角色情境,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公关”的角色,平易近人,与学生打成一片,想学生之所想,给学生之所需,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法的选择、试题的选编与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要充当“厨师”的角色,要想法设法符合学生口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尝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导演”角色,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逐渐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创设欲罢不能的问题情境,引导激励学生
问题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情的刺激下学生形成的问题冲突,教者可以采用设置悬念、多媒体演示、猜谜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实质是制造悬念。这是激发学生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和追求真知卓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设置生动有趣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里,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依托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把教材中的结论有意识地、巧妙地设置成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产生非知不可的强烈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继续学习下的热情。
五、创设别有滋味的另类情境,感化激发学生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体现了他们需要多方面的滋润,他们要动、要唱、要跳。如果教者能针对课文内容开展一些情景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起来,引发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服务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现行初中的思想品德学科课本,内容包罗万象给我们搭建了一座可以尽情展示的舞台。教者可以在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下,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里营造一种耳目一新的情境。例如,让学生模仿顾客与买主在市场的争吵,模仿法官和罪犯在庭审现场辩论,既让他们在这种模拟的情境中学到了书本知识,又使学生学到了实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办法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总之,情境教学要求教者必须深入挖掘思品课的教材内容,精心备课,要敢于取舍。课堂要善于掌控课堂节奏,避免拖沓。要善于科学分组,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既要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又要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力争使45分钟的课堂高效务实,笑声永驻。
(作者单位 甘肃省灵台县教育局)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