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于“境”中,“情”趣飞扬

2014-04-29 00:00:00史玉琴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情境教学已渐渐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模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十分有利于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针对情境教学进行一些探索,试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基础学科;情境教学;问题意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学习对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都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既要“落实教材”,又要“结合生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

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探讨几点方法,以供参考。

一、情境创设的积极作用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仍处于模糊状态,有时他们很难把书本上的文字内容与现实中的实物或行为联系起来。因此,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让模糊的影像再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这样能减少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乐学的情绪,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学习与幼儿园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学语文课文中有着很多的深刻、美好词句,但是小学生却不易理解,对作者的感情也不能有深层的了解,有的甚至是不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而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所表述的内容、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层地了解文章的意义所在。

此外,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却不能持久,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教师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地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主动学习、切身了解陌生事物的平台,搭建师生共同深入学习的有利渠道。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形式

1.情境创设之多媒体

随着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声、色、形来创设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如: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让作文教学更具感染力和形象力,从而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写一种小动物”时,为了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在课前我收集了很多小动物的图片和音像,上课时我以音乐为背景,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可爱小动物的画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都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了解的小动物,他们写出的作文也更加有血有肉,更富真情实感。

2.创设情境之游戏

喜欢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把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更能催生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兴趣爱好出发,适时地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理体验。

3.创设情境之生活

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而且只有运用于生活才能彰显其价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情境创设之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凡事喜欢问个究竟,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此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途径:由教师或教材直接提出;由学生加工而形成;学生从提供的一组问题中选择而形成;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总之,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地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得到迅速的积淀和提升,我们要不断地创设教学方法,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情境中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赵海琴.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

[2]贺友连.探讨小学语文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8).

[3]蔡霞.谈小学语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的几点做法[J].教育观察,2012(8).

[4]陈月琴.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

(作者单位 福建省闽清县下祝乡中心小学)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