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以期促使学生获得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目标;导入;教学方法高效课堂一直都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基本理念渗透到课堂当中,进而逐渐实现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所以,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在实现高效思想政治课堂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仅作抛砖之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有效的目标设计可以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更具有目的性,也可以为课堂导入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提供依据。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的教学目标也转变成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目标的完善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应对考试,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完善性,进而为高效思想政治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巧妙设计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精彩巧妙的导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而且对高效思想政治课堂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本节课的导入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了下面几个现象:①某学校一艺术生染着黄色的头发,耳朵上挂着3只耳环,引起其他同学异样的目光。思考这名艺术生的做法?②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款某杂志热推款鞋,也就100元左右,我们学校没有人穿。“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是某学生对家长的要求,请问该生的做法对吗?两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对学生的应用意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为高效思想政治课堂的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
三、多样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高效性。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授课的时候,我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经济建设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1世纪是否还应该坚持传承”让学生对上述的两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当然,在政治课堂中,我们还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模式、情境创设模式以及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内容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价值,才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及时做好反思
反思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高效课堂实现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注重反思存在的意义,导致课堂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没有新意,也没有改进的迹象,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此,教师要做好反思工作,要让思想政治课在不断反思中价值得到更好的
体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效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王水现.如何打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2(42).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