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形式上的多样性,又要避免陷入误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明确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逐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力求更大的突破。花开需要时间,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教改的新路子。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创新能力;高效课堂;竞争机制一个教育专家曾对一些中小学生做过参访调查,问他们什么时候学得最好。学生的回答是:当我们有兴趣时,学得最好;当我们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得最好;当教学不是千篇一律时,我们学得最好;当我们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学得最好;当我们发现知识对我们有意义时,学得最好;当我们能自主参与探究与创新时,学得最好。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加上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时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快乐高效学习成为可能。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一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收获与体会。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优越性
1.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教师随机抽查,层层辅导,层层负责,使组内成员都有被辅导的机会,既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辅导面,同时还极大地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被放在首位,打破了老师一堂课满堂灌的僵局,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自主互助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合作交流机会增多,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开放的课堂拓展了学习空间,使思维得以开阔、活跃。
2.培养创新能力
(1)定期出物理知识小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年级各班进行交流传阅,并进行评选。在学到“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时,学生积极准备,把传统三态延伸到六态。并收集有关等离子态、超固态、软物质等信息在小报上呈现,全年级学生传阅时反响热烈,发起了一阵探索前沿科技的热潮。这对培养学生物理兴趣和了解前沿科技是十分有效的。
(2)制作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等,促进合作精神,开拓眼界
学生合作探究小实验,在学到平面镜成像时同学们对自己制作的潜望镜爱不释手。在讲到凸透镜成像时,同学们用两个凸透镜组成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惊叹不已。在讲到“液化和汽化”时,有小组自己设计制作“污水净化”装置,把水从加有粉笔灰的污水中分离出来等。学生通过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挖掘了创新精神。
3.实现了高效课堂
学生在上课前依据学案展开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小组成果展示,知识拓展提高了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内容学习后及时反思,归纳总结,有利用把知识形成网络,加深印象。学生的优异成绩不只是老师教出来的,同时还是学生探索出来的,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成长的。因而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并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才能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
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提高的合作方式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重建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的肯定,得到成功的体验。
4.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重在过程和合作,让孩子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真正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共处”,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小组合作模式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我校实施小组合作模式已近一年。顺着教学模式的逐步完善,教学已初见成效。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质的突破,但随着教学的深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指定小组长组织材料进行预习
个别小组长产生了优越性,他们开始变得不善于听取别的同学的发言,压制了别的同学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依赖性,影响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应适时应用激励和竞争机制
在运用竞争机制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强调;二是必须进行正面教育。过分强调竞争机制,就会扼杀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3.小组长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小老师的角色,部分学生会自信心膨胀,产生自满、自负的心理
爱因斯坦说:“要想得到赞许和表扬的愿望,本来是一种健康的动机,但如果要求别人承认自己比同伴或者同学更高明、更强,或者更有才智,那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唯我独尊的态度。这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4.教学延伸拓展不够
大部分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只盲目顺从他人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拓展方面多下工夫,力求有所突破。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及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使学生成为无头苍蝇。因此教师的引 导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朱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学物理核心期刊,2009(1):24.
(作者单位 四川省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