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总目标。
关键词:课堂氛围;创新思维能力;新课导入语文这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学校教学中教师们普遍这样认为:学生学好了语文并且语文基础好的,其他功课不但学习起来会感到轻松而且成绩会有显著的提高。其实这一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观点说明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及语文学习是学好各科的基础和保证。语文学习如此重要,我们广大教师怎样才能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阵地调动起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创建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情境导入等教学方式来创建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中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进行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在独立思考中探索问题的本真,在探索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教师的点播与启发下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与交流,在互助学习与交流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拓展自己的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与此同时增强同学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阅读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宽松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规律与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即学生个性多样化来鼓励同学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不要求同学们马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与答案,而是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有了这种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又何愁学生不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追求真理的精神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都进入最佳和最优当中,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和感悟乐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性,让同学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思路,在自己的思维路径下培养创新能力。
三、引入新情境,多角度思考
在进行语文新课导入时教师可通过引入与新课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加以创设,让同学们通过联想与想象让自己置身于课文情境中,让自己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与主人公进行对话,同时教师还要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启发同学们换位思考,而思考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开始。教师的创设情境和提出的问题在活跃同学们的思维和培养同学们思考问题灵活性方面同样重要,因此教师要在课下查阅大量资料,如:最近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等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有机而合理的融入,使同学们在对社会热点进行思考与反思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
四、提倡民主,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我们经常要提到让同学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这种理念的提出虽然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教
师需要通过何种教学方式和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同学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内容学习当中,这是一个广大语文教师长期努力和为之探索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这其中涉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教学素养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不断的课堂教学经验积累及课后反思与学习进行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学习并运用全新的创新教学方式来改变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而教师的教学素养则需要教师拥有一种接纳与学生平等学习的胸怀与气量,具有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民主意识,并具备能够耐心听取同学们对问题不同看法的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以引领者的姿态让课堂教学效益发挥到最大,让课堂气氛民主化、平等化。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六中学)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