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教学法”在羽毛球课程中的教法实践研究

2014-04-29 00:00:00顾才铭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6期

摘 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3级50名男生进行了为期12周的羽毛球课程教学学习效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组合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羽毛球课程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提高学生学习、研究、交流,包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具有极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由组合教学法;羽毛球;实践;对比分析羽毛球课程是高职院校体育课学生喜欢程度较高的课程之一,但是由于采用场地器材等诸多原因,尤其是技术技能水平高低不一,给教师教学上带来很多不便。“自由组合”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身运动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等,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在自选小组长的协调下,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各组的自主性,并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学习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上课学生采用“自由组合”的教学法,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改进教师的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学习形式以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以致于主动学习、参与练习,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

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3级舞台专业25名男生为实验组,2013级电声专业25名男生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对实验组的25名男生从开始就实施“自由组合”教学法,而对照组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期共15周,前三周用于测试分析,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课周期都设定为12周共24课时。

二、实验步骤

1.实验对象测定及分析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身高、体重等)和羽毛球专项素质(速度、反应、灵敏、爆发力等)、专项技术(拉、吊、劈、杀等)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各项结果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无明显差异,符合实验要求。

2.实验分组

实验组共有25人,上课开始就实施自由组合,组合的理由和原因不限,每组自推产生一名组长,在未来的12周内,组长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分组后,教师根据每组的具体情况,对组别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一定的分组意向,详见表1。

表1 “自由组合”分组形成意向分析表

3.制订教学计划

依据学校教务处关于体育课羽毛球教学大纲,将教学进度分为课、周、月教学计划,并将每次授课计划有目的性地分为讲授、练习、比赛等若干个环节。

4.实验实施阶段

(1)实验前期

实验前期定为4周(第4~7周)。在此期间,第一步进行专业课程的介绍,包括羽毛球的起源、演变、发展,国内外重大的羽毛球赛事介绍,国际羽毛球规则裁判法的介绍,国内外羽毛球优秀运动员的个人情况介绍等,充分吸引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并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第二步,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自由组合”分组,由于实验组是25人(建议分为5组,5人一组),由各组自行推选出组长,而组长必须是要有一定号召力的同学。要求组长建立本组的组员信息登记表,记录实验开始后所有的情况;第三步,开始学习简单的握拍、击球动作要领,移动步法的练习,建立羽毛球初步的运动表象记忆;第四步,以组为单位,进行团体对抗赛,每名组员都要上场,组长要认真记录每名组员与对手对阵的情况及比分。对抗赛可以增加每个小组的凝聚力,也可检验每组学生初步掌握羽毛球的情况。

(2)实验中期

实验中期定为4周(第8~11周)。第一步,总结实验前期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步,详细讲授羽毛球的专项技术,尤其是各项技术的动作特点和练习方法,让每个小组进行学习和练习,突出“自由组合”的特点,教师分别对每组进行讲评、纠错、指导;第三步,进行简单的羽毛球战术教学,并通过各个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教学验收,组织组内对抗赛,检验本组羽毛球学习进度和效果;第四步,以组为单位,进行团体对抗赛,增加各组冠军赛,决出总冠军。各组组长必须记录总成绩,以及本组成员的战绩。

(3)实验后期

实验后期定为3周(第12~14周)。第一步,认真组织学习羽毛球各项技术的衍生技术,如:发后场高远球、平高球、平射球、前场小球等,在各组内进行发球比赛;第二步,进行战术组合教学,如吊推组合练习,对角拉球练习等,以组内各成员的练习为主要形式;第三步,培养裁判能力,举行小组比赛,两人打,其余三人担任裁判,羽毛球规则裁判法的学习对于技战术的提升都是有很重要作用的;第四步,各组学习期末羽毛球考试的要求,组长认真评价自己及组员的学习状况,对于每个组员学习的优缺点都要有一个正式的评价记录,以便于组员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各自努力的方向。

(4)实验末期

实验末期定为1周(第15周)。按照教学大纲和计划的要求,第15周是考试的时间,邀请四位羽毛球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定。教师认真结合各小组的评价报告,再结合同学们上课的表现,给予每一位同学公正、客观的评价,这个环节属于信息反馈环节。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建议,作为今后学习和练习羽毛球项目的指导性意见。

三、结果和分析

1.自由组合教学法对羽毛球教学的促进作用

通过12周的学习,“自由组合教学法”使各小组的同学配合更加默契,能促成相互依赖,在技术、战术的使用上都心照不宣,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大家之间的友谊及情感,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从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来看,可以很清楚地反映出来。具体见表2。

表2 学生学习羽毛球满意度调查表(N=50人)

2.自由组合教学法实验前后的成绩评定分析

“运动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能力,合理有效完成动作的方法”。在学习12周后,邀请四位羽毛球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定。从最后的成绩评定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的达标和技评成绩均高与对照组,实验组达标成绩比对照组高出8.6,P<0.01,实验组技评成绩比对照组高出9.3,P<0.01,这两个指标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自由组合学习法能促使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见表3)。

表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羽毛球成绩对比表

3.自由组合教学法实验前后学生羽毛球的认识分析

在学习羽毛球之前,很多学生认为羽毛球就是大家隔着网打来打去,并没有去深层了解技术战术等知识。在学习羽毛球之后,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在羽毛球运动中移动步法可称之为其运动技术之母,是羽毛球运动的灵魂,有三分技术,七分步法之说,步法决定手法。只有步法到位,才有球可击,手法才有其发挥的机会;步法不到位,再好的手法也无用武之地。羽毛球移动步法决定了技术手法和战术打法。羽毛球移动步法可分为上网步法、后退步法、中场两侧移动步法、前后场连贯移动步法。羽毛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必须加以经常性地练习和巩固,才能形成动力定型。在学习之后,逐步建立了正确的动作表象,加之自由组合教学法,大家在一起能随时对动作进行询问和研究,不仅仅在课堂上,课外时间都可以做到随时观察同伴的动作,进一步掌握教师的讲授和示范。自由组合教学法,由于在课堂上都带有一定的任务下课,因此同组的同学都会在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去练习羽毛球,久而久之,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对增强体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论和建议

1.通过实验得出,自由组合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

自由组合教学法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学生学习羽毛球开创了新的思维方式、构建了新的学习模式。

2.自由组合教学法

该教学法促使各小组在教师和组长的带领下,记录小组的活动和建立小组信息,并通过学习、练习、评价等途径,研究探讨羽毛球,逐步建立竞争机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感受体育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3.自由组合教学法

该教学法让各小组成员通过长期在一起学习、练习、训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培养了集体荣誉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自由组合教学法

该教学法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能力。

5.自由组合教学法

该教学法改变了常规的教学秩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非常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羽毛球学习非常适合。

参考文献:

[1]俞达.“自由组合教学法”融入跆拳道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2(7):371.

[2]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周静.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5(2).

[4]孟文涛.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章(课题编号:Kg2013734)。

作者简介:顾才铭:(1980—),男,浙江上虞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硕士)。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