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难尽

2014-04-29 00:00:00杨帅
财经文摘 2014年6期

盐,是生活的必需品,是百味之祖,是荷马口中的“神赐之物”。在中国,盐还是财赋之源,两千年来为国家所专营。唐代以降的历代王朝,贩卖私盐达到一定重量便要杀头。

这究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要务,还是与民争利的法门?

盐改十余年

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废止2006年发布的《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此消息一出,被广泛猜测为“食盐专营制度被废除”。

然而发改委随后表示,这一举措仅仅是清理本已名存实亡的部门法规。中国盐业总公司也解释称:2008年,国家盐业管理职能由发改委调整到工信部,去年工信部将其许可证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管理主体发生变更。在此背景下,应工信部要求,发改委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而食盐专营依据的是《食盐专营办法》,这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法规,政策未变,继续有效。

传言虽已澄清,舆论的关注与讨论却还在继续。

食盐和烟草是我国最后两个保持专营体制、按计划统购统销的行业,盐业改革历时已久,却屡屡无功。2000年至今已先后出台过六套盐改方案,主管部门涉及原经贸委盐管办、发改委盐管办、国家审计署、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改委经贸流通司,以及最近一次2009年年末发改委体改司和工信部消费品司联合组成的盐业体制改革小组。

这些改革方案最终均未付诸实施。当初被视作“最没有风险、改革设计方案技术含量最低”的盐业市场化改革,竟然搁浅十余年不能前进。

2009年时,国资委企业监事会监事、曾分管盐业的陈国卫直言不讳:“中国盐业专营制度改革应该加速推进,要破解国企垄断经营。但是,中国盐业总公司强烈反对这场改革。”中盐协会理事长、原中盐董事长董志华也曾公开“认账”:这些方案由于各种原因都停下来了,其中中盐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2009年盐业体制改革小组提出的方案暂时停下来,“给盐业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据称,2011年3月,由于对日本福岛核泄漏带来的恐慌,中国各地爆发抢盐狂潮,盐荒蔓延,进而引发盐业股暴炒……该事件也影响了盐改步伐。事件平息后的一次内部会议中,发改委体改司被中盐协说服:“最快全面放开也要等到2016年。”

董志华解释道:“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我们也仔细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如果专营非取消不可,食盐必须市场化,我们建议不能像以前那样急刹车,这对盐业改革发展不利。国家应采取缓冲的措施,明确放开的时间,给我们一个过渡期,让我们做好准备。”

中盐也苦?

此次意外风波将中国盐业总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外界的普遍看法是,中盐公司通过垄断地位牟利,并为此阻挠盐业改革。

据悉,食盐生产企业的出厂价,也即盐业公司的收盐价,精制盐一般为每吨500~600元,绿色盐为700~800元。而经过中盐公司和各地盐业公司调配之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零售价,精制盐约合每吨2000元以上,绿色盐则为每吨6000~8000元。

这也是为什么东方公益法律援助所要在2009年起诉北京盐业垄断暴利,不过此案当时并未被法院受理。

面对暴利的指责,中盐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黄伟强调:据统计,目前公众每年人均消费食盐13元,每月1元多,不及一瓶矿泉水的价钱。舆论仅用终端售价和出厂价算出的所谓暴利,实在太缺乏对现代企业应有的考虑,比如资产、设备折旧、运输、员工工资等费用。

也许他的解释是对的,中盐公司的财务境况确实不太好——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从53.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73亿元,净利润却基本年年持平,2012年仅有2.2亿。甚至2013年前三季度净亏损4.28亿元,还获得政府财政补贴2.36亿。

很有可能他的解释是对的,只不过所谓“现代企业应有的考虑”,恐怕是向盐化工等上下游领域的扩张——这消耗了大量的营收。同时,从中盐多年的财报来看,一般前三季度节节亏损,却能经过第四季度实现全年将将扭亏为盈。这种不合食盐消费规律的表现,不知是“天命”还是“人事”?

当然,枪口不能只对着中盐,要知道,它并非一统天下的垄断巨头。

“覆盖全国4.2亿人口,36%国土面积”,这是中盐网站上的自我介绍。山东(除青岛)、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都是该企业无法进入的区域,而在陕西等省份,中盐目前仅入驻省会城市。同时,40多家下属公司里不少是和地方合资建设。

当人们谈论“盐业公司”时,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对应的是省国资委下属的地方国企。这些企业除了名义上接受中盐的业务指导外,人事、财务均不受管控。地方盐企常常与当地盐务局一班人马,牌子都并排挂。政企不分,专营权与监管权不分,执法混乱,更甚于冤大头中盐。

2014年3月,被反盐业垄断人士告上法庭的江西省盐务局与省盐业集团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原盐务局行政管理职责划入省工信厅,这被视为盐改进程中难得的一步。5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国家发改委再度重申加快推进盐业改革。

中盐协会随即表示,2014年年内就会出台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大方向或是在专营下的市场化改革。

盐改十年,终将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