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者的握手

2014-04-29 00:00:00杜彬
财经文摘 2014年7期

就在世界杯正式开赛的前一周,马云的名字终于登上了体育版的黄金位置。此刻,中国球迷断然不敢指望马云之辈能拯救中国足球,但,至少在体彩失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入手“足球宝”。

“咦,马云是要来推出‘足球宝’的吧?”球迷摸不着头脑,跑线的记者同样意外。6月4日,马云现身广州,6月5日上午11点11分,在333家媒体记者的见证下,中国房地产领域和互联网领域里的两个重量级品牌的拥有者宣布将共同执掌广东恒大足球俱乐部。

许家印懂不懂足球不好说,但至少,从2010年恒大集团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到今天,恒大勇敢打出了“做第一,超过第一,恒大就是第一”的俱乐部发展战略。

“里皮说了算”

一通电话。15分钟。12亿人民币。

马云一边对许家印说:“投12亿占股50%,我觉得是便宜了。”一边通过媒体回应宋卫平说:“宋卫平是我特别尊重的大哥,我特感谢老宋,老宋不是吃醋的男人。”

但此刻远在绿城队老家的宋卫平心里多少要埋怨马云重利忘义、嫌贫爱富。

今年5月中旬,宋卫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了一条重要的联姻计划:马云所在的阿里巴巴集团将收购绿城足球49%的股份,成为绿城足球第二大股东。

一时间,“对足球没兴趣,搞不懂啥是中超低超”的马云迅速感受到了“绿城这事儿搞得沸沸扬扬”,直等到这决胜负的1%,马云才看到了同恒大相同的观念。

显而易见,无非是两个商人在经济市场的不同领域内表现出的敏锐的舆情嗅觉。中国足球的活力不仅仅是2008年,时任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秦皇岛奥运场馆内演示的数次射门引起的潮流,而是长久以来,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的殷殷期待。

于是,这出“许马会”,宣告的不仅是一笔门当户对的生意,而是意味着更大的资本运作将围绕中国足球迅速展开。

从1992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改革以来,拥有雄厚资本的企业纷纷入主足球俱乐部。2007年,九城买下上海申花;2012年,贵州茅台集团与西安国际足球俱乐部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同年底,中超的主要赞助商中私企虽然只占16%的份额,但几乎全部涉足房地产相关生意。等到2013年底,仅有恒大和辽宁两家中超俱乐部实现微薄盈利。

即便如此,恒大已经是中国足球的幸运儿了。本来,能够依靠足球盈利的俱乐部就不多,凭借这微薄的希望,恒大也有可能成为中国足球俱乐部迈向世界的首张名片。

一向鬼马气质的马云自然看出了个中门道,在发布会上,他说:“我本来以为,他(许家印)会提出他51,我49,他提出来50、50,我一愣,一下就明白,许董是真正喜欢足球。如果51、49,反而搞坏了,他51,我怀疑他会上场去,我51,他可能会担心我上场去,50、50,谁说了算?里皮说了算。”

难为宋卫平天天泡在球队里,说到底,宋卫平是吃了自己是个真球迷的亏。

“足球梦,也是中国梦”

2013年11月9日,恒大夺得23年来首个亚洲冠军,许家印再一次重申了他的“足球梦,也是中国梦”的说法。随后不久,恒大夺冠成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察热点,足球运动和一个民族的强大被紧紧缠绕在一起。

关于这里面的门道,《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早就撰文给出了答案。据某位不具名人士的说辞:“投资足球是为了更加‘隐晦’的利益,则来自潜在的‘政商关系’,和高端人脉资源的整合。在不少地方政府眼中,足球已经变成了地方的一张名片。投资足球,可以得到更多潜在的高层支持。而这种支持,对于房企拿地、授信等层面,起到巨大的作用。”

恒大俱乐部一向是球迷心中的“土豪”,较高的负债率成为许家印主导的足球经济中最大的绊脚石。美国知名做空机构Citron(香橼)的创始人Andrew Left曾经在2012年公布了一份长达57页的报告,质疑恒大地产对负债以及现金造假。虽然恒大在之后顺利过关,但是过高的负债率一直是业界对许家印主导的足球经济诟病的主因。

马云以及未来恒大足俱乐部股权的拥有者们,出现得无疑正是时候。他们一方面缓解了恒大负债模式撑起的多元经济,一方面保证了恒大模式的顺延。

亚冠期间推出的恒大冰泉完全同步了恒大足球的推广路线——狠砸钱,狠宣传,狠布线,使足球和品牌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言而喻。

许家印自己曾算过一笔账,“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话,1秒钟大概15万元。我们一场球下来,比如说4月2日中超开幕式在广州举行,有25家电视台现场直播,有300多家媒体报道。11个运动员穿着印上了‘恒大’两个字的背心,你说是不是很值钱?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如果做广告,要多少钱?”

谁能想象得到,仅2010年,在广州地区认知度还排在碧桂园、保利和万科之后的恒大地产会因为足球成为中国最会赚钱的房地产企业,同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倍。今天,许家印是299名全国政协常委中,唯一来自民营企业界的常委,而他的“中国恒大”正是国家希望借由足球“提高软实力”最需要的力量。

许家印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谁也阻止不了后来者借一回“广州恒大淘宝”的顺风车。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杜彬(zhangiwfre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