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需要科学的课程组织与知识展现方式。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探讨几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程组织 展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17-01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新课程教育改革,积极地探索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导学法是目前初中语文课堂组织与知识展现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方式是教师课前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教师指导等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 初中语文课堂组织方式
1.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式地学习
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相互讨论问题、集体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对问题先进行思考,明确问题解决的程度,已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与他人进行分享,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依靠小组的力量进行探讨解决,如果还是有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开展小组知识竞赛
开展小组知识竞赛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增加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小组竞赛是个团体活动,体现着整个小组的智慧和团结水平,当班级开展知识竞赛之前,小组成员会积极地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虽然此种学习时间很短暂,但是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相互竞争,展现自身的风采,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胆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3.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改变传统呆板的课堂组织形式,将以往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满堂灌”的形式彻底摒弃,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方式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具体方式如下:(1)每个小组推出代表朗读诗词,如有情感地朗读《将进酒》,品读其中的情感,感受伟人的博大情怀;(2)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境再现,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将自身处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仔细地揣摩剧情当中的形象、处境和心理;(3)办黑板报、手抄报等,给定主题让学生自己搜索和主题有关的内容,手抄报可以锻炼学生设计创新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种,还有很多的组织方式需要去探索,但是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合适的组织方式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初中语文课堂知识的展现方式
1.师生双边说与写的配合
只注重课堂的讲解而不注重板书的书写是初中语文讲课的弊端之一,写与说的不配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变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要随时做好发言的准备,并将讨论的结果公之于众,发言的时候要将说与写相互结合,边讲解边将讲解的重点写在黑板上,这样板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做好笔记和理清思路。
2.做笔记抓关键词
标准的课堂时间是45分钟,但是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注意力最多20分钟,所以教师的教学的重点内容最好要放在课上的前20分钟,在短暂的时间内,在保证学生能做好笔记的同时,还能集中注意力消化课堂的内容是目前面对的挑战之一,记录关键词是目前学习效率最好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之中,将知识点列成几点并以关键词的形式书写,记录关键词做笔记不仅简单快捷,而且一目了然,学生可以迅速地做好笔记后将剩下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并不是整个课堂都记录笔记。上课的知识当堂理解,就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3.丰富课堂内容
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局限于课本的知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是现在教学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要有很好的教学硬件,如阅览室、多媒体设备等,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学生很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课堂知识以外的内容,给学生放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电影,课余时间可以给学生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受知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读书识字,语文教学还兼顾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哲理故事,教给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学生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也有重要作用。
层层推进初中语文课堂组织和知识的展现方式有很多种,在现代社会教育的背景下,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才是实现高效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富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学刊,2011(6):129~130
[2]许源添.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提升途径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6):61~63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