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作为一名中学生英语老师,依据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经验和观点:努力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关键词】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 培养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06-01
21世纪是知识竞争的时代,而知识的竞争实质上是能力和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全民素质的提高靠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实践和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本人谈几点经验:
一 努力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好引导、组织工作,因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大脑的思维而能动反映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感知以及求知的欲望和自信心,单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学生的认知是难以实现和完成的。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环境和气氛对学习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学生者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才能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必须创设一个生动、活跃、和谐的学习课堂,在这个课堂中教师做必要的指导或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同时让他们尝试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加强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发挥特长,并使自己的个性获得积极和谐的全面发展。
过去传统的英语教法是教师以语法讲解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整个课堂氛围处于沉闷呆板的状态,学生在学习中总觉得枯燥无味,为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做了如下工作:(1)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或质疑,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活泼为中心,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2)教学模式变为了“自学——质疑——探研——运用——创新”的开放式活动过程。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开放式“自学——质疑——探研——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活跃、生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学效果较好。以高一Lesson50 Abraham Lincoln为例,先让学生阅读文章,阅读过程中有质疑允许向教师发问,阅读完文章后,同学之间可以展开讨论,也可以相互提问,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课堂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了学生动脑、动手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推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给予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求知积极性,用学生身心强大的一面来鼓励学生,让他们相信只有继续努力才会取得好的成绩,不管是提问还是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把好胜心、好奇心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英语训练和测试中,无论在平时阶段做练习题或期中、期末考试中都要认真命题,斟酌考题的难易和范围,否则考题偏难,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考题偏易,考得成绩过高,学生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平时的学习中容易放松学习,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考试命题中应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把全班平均分控制在七十五分左右,这样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能起促进作用,也不会挫伤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起到鼓励上进的效果。另外对英语学习较落后的学生,要看到他们在平时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尽量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为进一步实现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实践证明凡是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人,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都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挖掘学生独立思维的潜在能力,巩固以往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因为创新首先必须先求异,求异思维是创新人格形成的基础,是创新人格的外在表现,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才能辩证、全面、发展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人格特性。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