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90后”高职生课堂失范行为的现实情况,运用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其存在的内部问题,并从完善课堂示范行为干预的内容载体、促进思想觉悟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减少课堂失范行为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 课堂失范行为 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20-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开展,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减少,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当今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由“90后”组成,这些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乐观自信、追求自我、期待发展,但是他们也存在发展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欠缺等现象。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90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失范现象越来越多,这种现状对教育的开展具有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高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对于“90后”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如何进行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急迫了。
一 高职课堂失范行为表现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对于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学校管理方面和教育质量方面同样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更是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采取与“90后”高职学生以及一线教师共同交流的方式,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了“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调查问卷,并利用这份调查问卷对高职学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1)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主要形式;(2)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2.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高职课堂失范行为的基本表现。经调查,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表现在四个方面:(1)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不认真,上课不够专注,课上不记笔记,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2)遵守纪律方面,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旷课,在课堂上说话,影响别人听讲,玩手机等,甚至还有人在课堂上吃东西、睡觉等。(3)师生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生和老师顶撞甚至谩骂老师,不服从老师管教,不尊重老师的人格。(4)考试方面,主要表现为考试时候作弊以及不遵守考场纪律等。
第二,高职课堂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有:(1)学习方面:48%的高职学生表示自己的基础差,上课时听不懂老师讲课;33%的高职学生感觉到非常迷茫,没有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对于学习更是没有了信心;47%的高职学生感到不知道怎么样去学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4%的高职学生自己承认是习惯性的懒惰;40%的高职学生提到老师的教育方法太枯燥,所学的东西在现实中用不到。(2)在纪律方面:73% 的高职学生对于纪律不以为然;20%的高职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想法;63%的高职学生生活散漫,熬夜上网、玩游戏;27%的高职学生提到上课时间过长,感觉累。(3)师生关系方面:30%的高职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主要是希望能通过表现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18%的高职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甚至是老师本人有所怀疑;29%的高职学生提出学生们的素质就是很差;11%的高职学生感觉这是对于教师权威的质疑和反抗。(4)考试方面:16%的高职学生提出是老师的管理不够严格;31%的高职学生坦言是为了获取奖学金;85%的高职学生则是根本不在意考场纪律,心怀侥幸。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得出:大学生课堂失范的因素是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来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影响,也有些是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管理意识,还有一些是与学校的
教育、家庭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系。而在高职学生自身方面,一方面是对于纪律的无视和对接受教育的思想意识不够明确;另一方面是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技巧性。在教师方面也有两个因素造成影响,一方面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另一方面是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过于书面化,缺少与社会知识的关联以及实践性的特征。
二 高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干预模式
目前社会改革正在进行当中,由于某些社会思潮的影响,使这些年轻的“90后”高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使他们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是教育者们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教育者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通过社会实践,让他们了解到自己所面临的社会要求,以及如何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要求而努力学习。
1.完善课堂失范行为干预的内容载体,促进思想觉悟提升
由于高职学生具有这些特点,在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上,要打破原有的教育方法,采用新型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办法有:(1)举办主题为遵守纪律的教育活动,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并非小事,而是一种谨言慎行的操守。(2)倡议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人与环境感恩,对社会、对父母、对老师、对祖国感恩,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3)提倡责任和义务教育。对于高职学生身上所担负的责任进行分析,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培养学生们勇于承担责任的美德。(4)开办道德讲堂。教师通过身边的人和事,采取边教书边育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修养方面的教育。还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一些课堂失范行为方面的交流,教育学生专心学习,摒弃一切不良习惯。
2.充实课堂失范行为干预的实践渠道,促进担当意识提升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高职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或到周边不发达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还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他们多交流,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不同情况下的事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
3.优化课堂失范行为干预的外部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校在环境建设方面,可以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利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放校史馆,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学校的热爱。学生们在此优良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必定能净化心灵,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大学生思想动态要随时把握,重视引导学生做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营造出良好的学校风气以及学习风气。
4.加强课堂失范行为干预的专项辅导,形成努力学习的良好风气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有大约10%的高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多加注意,这对于降低课堂失范行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如有的高职学生家庭比较困难,这种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影响极大,他们可能会因此自我放弃,看不到希望,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就可能会表现在课堂上的失范行为上。有的高职学生因为几次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出现了很大的思想压力,感觉自己不能够再提高了,失去了学习兴趣,上课经常做一些诸如玩手机、走神、睡觉等失范行为。还有的学生因为失恋或先天缺陷产生的自暴自弃或自卑心理,对于前途完全失去信心。这些都是造成课堂失范行为的原因。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形成周密的心理辅导网络,让具有不良情绪的“90后”高职学生都能得到正常的引导和治疗,缓解他们内心巨大的压力。
5.注重课堂失范行为干预的师资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影响高职学生失范行为的因素还包括师资水平的高低、课堂气氛如何等。具体来讲内容如下:(1)老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学生要尊重老师,要对老师表示感恩,不能与老师随便顶撞,即使是讨论问题,也要以虚心的态度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要对学生爱护有加,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2)在课堂上师生增加互动。老师采取互动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他们喜欢这种独特的学习方法,不但能习得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动手的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小问答、课本人物扮演等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学习。(3)提高授课内容的生动性。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查询资料,强化细节,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加入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保持极高的兴趣度。(4)改变讲课方式。老师的讲课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要与时俱进,采用各种教具,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授课的技巧性和艺术性,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学生们带入知识的海洋。
6.推进课堂失范行为干预的精细管理,提升文明形象
每个“90后”的高职学生,都是新世纪的主人,要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要用充满感恩的心情面对辛苦教育自己的老师。对于手机的使用一定要严格管控,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对于失范较为严重的学生,学校要对其进行查处,以起到警醒其他同学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搜集一些成才校友的个人经历,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和自豪感。学生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逐渐减少失范行为。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督促家长在此方面教育子女,若是了解到有生活困难的家庭,学校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最终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课上失范行为进行监管,促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后备人才。
三 结束语
笔者对“90后”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的失范行为进行了一些研究,此类研究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所提及的观点和对策只是作为一个铺垫,对此更深层次的研究还需要各位从教者通过实践不断摸索,从而找出最适合“90后”高职学生的沟通方式和预防课堂失范行为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于君.“90后”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教育对策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1(9)
[2]任民.教育教学活动化的尝试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3(1)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