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2014-04-29 00:00:00滕国宁
学园 2014年35期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本文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内容、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质量保障机制 构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13-02

将优秀大学生吸纳入党组织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党委不断加强在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工作,在组织人员对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六个二级学院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提炼出目标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学习机制、实践机制以及监督机制,这些机制贯穿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从培养、考察、发展到转正。为了检验这些机制的实际效应,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学校党委组织部以该校运输管理学院为试点单位,将以上六种保障学生党员质量的机制在该学院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运行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内容

目标机制及其具体措施:(1)学校党委明确各级党组织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界定责任追究范围,并与二级学院党组织目标考核和个人业绩考核挂钩;(2)二级学院党组织坚持党员条件原则,根据党章和相关发展要求,分别制定了优秀团员的标准、入党积极分子标准、党员(预备党员)标准。严格按照以上标准发展、教育培养和管理学生党员。

组织机制及其具体措施:(1)党支部书记由专员担任;(2)与教研室结对共建机制,党员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管理;(3)紧密联系团组织,严格执行“团推优”制度;(4)成立党小组,由党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管理机制及其具体措施:(1)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制度,对在考察培养期间违反纪律和相关规定的入党积极分子不予考虑进一步发展;(2)思想汇报签阅制,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与管理实行辅导员为主、学工支部为辅,辅导员和学工支部签阅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制度;(3)党员宿舍挂牌制度,给每个党员宿舍挂牌,发挥“一个党员宿舍一座先锋堡垒”的作用;(4)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包保”制度,将学生党员所在班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平均分配到学生党员名下,作为他们的培养对象和责任对象;(5)党员公开示范制度,要求每位学生党员在校内公共场合佩戴“中国共产党党员”徽章;将那些在各个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党员事迹公布在网络上;(6)党员发展“问责”制度,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对培养联系人、审批者按照“谁培养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

学习机制及其具体措施:(1)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在新生入学之际,对全体新生开展“做时代先锋,坚定跟党走”入党启蒙系列讲座;开展“党史上的今天”主题讲评活动;(2)创新党课教育形式,将上课的内容由较多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纪录片、幻灯片和课件,穿插主持人解说和引导,将上课的主讲由党支部书记变成普通党员或党章学习小组负责人;(3)党的理论知识与形势政策考试制度,在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前,对其进行党的理论知识与形势政策考试;(4)阅读一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书籍、组织一次时政要闻宣讲活动,要求学生党员每个学期至少阅读一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书籍,或者在团支部内组织一次时政要闻宣讲活动。

实践机制及其具体措施:(1)“五个一”实践活动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自觉践行党员标准做表率‘五个一’实践活动”,即:参观一次校史展和成就展、观看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影视片、参加一次公益志愿服务、采访一名优秀党员、阅读一本党的基本知识读本;(2)预备党员参与集体建设工作,要求预备党员在考察期间组织一次志愿服务活动、联系和指导一个新生班级或宿舍的实践活动;(3)在外(顶岗实习)党员负责制,在顶岗实习中,要求学生党员担任负责人和小组长,在此过程中,为更好地开展活动,还创建了学工党支部、党员之家QQ群,让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及时在网上过组织生活。

监督机制及其具体措施:(1)学校党委对二级学院的党员发展工作进行监督,对那些不按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予以批评和制止,并追究相应的责任;(2)群众民主评议,在团支部内召开民主评议活动,了解发展对象在集体中的各方面表现是否达到党员标准,是否在集体中起到表率作用,群众基础是否扎实;(3)重点考察期压担子,对那些考虑近期发展的重点对象,在入党前安排一些特殊任务或工作,以此检验该对象完成组织交予的工作或任务的情况;(4)公示制度,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相关制度,在将发展对象纳入党组织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入党7天公示;(5)对学生预备党员开展一场普通同学对预备党员的评议活动和党员面对面互评活动,对正式党员,则进行党员面对面互评活动;(6)党员佩戴党员徽章和党员宿舍挂牌制度,要求学生党员在校内公共场所佩戴“中国共产党党员”徽章,在学生党员宿舍开展挂牌活动,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做好标准化学生宿舍建设;(7)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及时处分违纪党员,对那些违反党纪校规的学生,做出延长考察期、开除党籍等处罚,及时清理不达标的党员。

二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本身,党建工作队伍,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等方面。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和教育中,党建工作者特别容易进入“老大”的角色,往往采取的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模式,这种灌输式、课堂式的教育忽视了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作用,他们听得多,做得少,不仅缺少思考的机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更无从发挥。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运输管理学院重在引导学生“重品行、做表率、促发展”——注重品行修养,促进自我完善、提高。为此,他们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五个一”活动,即参观一次校史展和成就展、观看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影视片、参加一次公益志愿服务、采访一名优秀党员、阅读一本党的基本知识读本。此外,他们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宿舍、团支部和党组织的各项建设。通过这些举措,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创设和提供相应的平台,既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工作队伍的扩大与建设

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与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有密切的关系。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党建人员单纯地由年轻的辅导员和部分学生党员构成。运输管理学院率先将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专业教师掌握着学生的学分评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素养,对他们学习的各个方面也更加了解。将专业教师队伍纳入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既弥补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单一和单薄,又为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他们积极联系和指导团组织一起做好团组织“推优”工作及要求团支部协助管理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多了一层组织保障。

3.多阵地的开发与建设

在工作中,运输管理学院积极探索新时期的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领域。一方面,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科技手段来开拓学生党建阵地建设网络,如在学生定岗实习期间,为克服学生分散在各地、党员无法集中举行会议和开展政治学习的困难,建立了党员之家QQ群,通过网络开会、讨论、交流和学习等。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开展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活动,开展学生党员宿舍挂牌活动,要求学生党员在文明建设公寓文化中起到带头作用,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辐射的范围更广。此外,针对当前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下一阶段还将开通学生党建工作微博,以此加强党的宣传阵地建设。

4.滚动考核机制的特殊效应

在工作中,运输管理学院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采取滚动考核的管理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考察期间被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的具体情况。这些滚动考核机制的运用,既敦促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从严要求自己,也保障了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5.创新党课教育的手段

党课是提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党的理论修养的重要渠道,也是保证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措施。党课教育内容多为党的理论知识,学生听课的兴趣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为了保证党课达到相应的目标,运输管理学院党总支探索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新方式,创新学习教育活动形式,由单纯的理论授课转变为看录像、看自做的幻灯片、学习讨论、知识抢答,扩展为党的发展史、优秀党员先进事迹、颁奖晚会,体现了党课教育的参与性、针对性、启发性与实效性,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大大提高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

6.分阶段,抓重点

运输管理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每个环节的侧重点做到有所不同。入党积极分子阶段,注意理想信念的普及和教育,重点抓好提高教育,早发现、早培养、广培养;在发展为预备党员阶段,重点考察发展对象是否具备了党员条件,尤其是入党动机是否正确、入党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具备先进性,是否具有奉献精神;在预备党员转正阶段,重点考察其能否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与信仰是否表里如一,重在党员意识的加强,促进党性修养的形成以及党员优势的发挥。

三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近几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为251.2万人。近十几年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高速发展,在校生人数呈现井喷式增加,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7万人,在校生2933.8万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中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不均衡,很多制度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因此,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郑紫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研究——基于四川省5所高校在校学生调研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