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职业核心能力融入日常教学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课程中采用并列式项目教学法,将职业核心能力量化分解,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更具可行性,以此探索课程教学在职业性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项目教学法 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11-02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除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之外还需具备的各种基本能力的总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提出,“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指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职业核心能力。教育部早在2006年相关文件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教育中如何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普遍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来看,高职学生因其实践操作能力强,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本应在人力资源市场中能凸显优势,但在现有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培养学生工作技能方面却疏于指导,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存在不少的差距。本文以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课程为例,结合课程实际,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指标,将各项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环节中,使核心能力的培养更贴近实际,同时也更具操作性。
一 课程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
职业核心能力强调的是工作和生活中共有的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着眼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分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备相应的方法。在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网络实际应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为基本标准,从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基础应用、网络的接入方式到网络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再到网络系统的分析规划、开发模式、实施应用等,逐步深入,通过项目—任务化的教学方式,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并列式教学项目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
项目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学校校园网
(教学案例)以校园网实例涉及的理论知识为重点,掌握Internet、Intranet与Extranet的基本概念;理解接入Internet的基本方法;理解TCP/IP分层模型;IP协议及域名解析的概念与应用;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老师为主,学生参与,通过协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家庭网络构建(学生同步学习项目)通过家庭网络的构建实训,使学生掌握互联网接入技术、TCP/IP协议、IP地址及解析、域名等基础知识的应用,并重点掌握互联网的各项基本应用通过学生自建系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信息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网络
规划与实施
(学生创新项目)通过对校园网及企业网络的规划与实施,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网络的概念及构成,并了解企业内部网络的开发模式,探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规划与实施报告的分析理解,高层次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是一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有较高要求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Internet和Intranet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理解Internet
各项服务的过程与原理,掌握Internet和Intranet各项服务的应用技术,培养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教学侧重于网络具体应用开发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同时考虑如何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学习环节将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有机结合,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拓宽学习范围,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的实训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Intranet的应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采用并列式项目教学,“学校校园网”“家庭网络构建”和“××企业网络规划与实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设计
1.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目标
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课程主要通过教学案例、学生同步学习项目和学生创新项目来学习Internet和Intranet相关的知识,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同时为后续深入学习网络专业课程等打下基础。
2.基于能力培养理念的课程教学方法
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课程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结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师为主导的课程学习与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法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强调实践环节的过程。一方面,通过教学案例使学生具备实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各环节中。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适当宽度的基础知识和一定深度的应用技能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的学习、分析和实际运用的综合素质。
3.基于情境的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基于三个并列式的项目教学任务,以教师教学案例“学校校园网”的讲授、学生同步学习项目“家庭网络构建”的设计以及学生创新项目“××企业网络规划与实施”的解决方案来规划设计整体教学。每个项目均依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师教学情境设计由教师完成,学生同步项目和学生创新项目的学习情境由学生设计完成。每个教学情境均通过项目分析、方案设计、教学实训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经过知识链接、情境体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实践应用提升等环节来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自身的主动建构来获取和应用知识,使学生的教学实训与实际工作过程接轨,并使学生有机融合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一,系统功能分析设计单元。系统功能分析设计单元是整个项目的基础,系统功能分析包括系统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原则和系统基本功能等教学内容,系统设计包括系统体系结构和系统开发模式等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几乎囊括了课程所需的所有知识点,概念多、内容广,是本课程的重点,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顺利展开后续课程的学习,完成对系统功能的分析,是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这一单元主要以教师讲解教学案例为主,通过教学案例讲解所涉及的知识点,并通过编写一些适合于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过程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并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在同步学习项目和创新项目中应用类似知识点来分析系统,构建系统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二,系统实施与应用单元。系统实施与应用单元是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本课程中学生实训的重点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及组建、网络安全与实施、ISP的评价与选择、软硬件的选择与安装、系统维护与用户培训等教学和实践环节。本单元的重点在于综合训练,教师通过教学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来引领学生,模拟网络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指导学生设计并进行相关网络项目的实施与应用。通过学生对同步学习项目中的相近操作,实际动手完成项目中的相关内容,并与创新项目中的相关知识与操作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提供引导和指导支持。在同步学习项目中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并指导学生在创新项目中对相关操作进行分析与探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完成已知的网络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具有完成不同网络项目任务的能力,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系统测试与评价和系统改进方案单元。通过学习相关的网络行业标准、参观学习学校及企业网络,与企业网络管理人员交流探讨,邀请网络专家开展网络知识讲座,小组活动内容交流探讨等多种方式,并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以及邀请企业网络管理人员评价等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评价,以期提出系统的改进方案。通过单元的学习与讨论分析,提升学生在更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 结束语
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培养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同时我们也发现,单纯在个别课程中引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了相关的能力培养内容,但缺乏理论指导和系统化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专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设,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才能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上。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主编.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陈佳音、郭万春.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3]冯霞、吴功才.高职数据库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探索与实施[J].价值工程,2010(21)
[4]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张燕如.论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12)
[6]丁辉.对高职学院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