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如何抓住用户的“痛点”?

2014-04-29 00:00:00
互联网周刊 2014年3期

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终端的推出,物联网2.0时代的已初现端倪。用物联网联系身体和世界的交流,给予了人们关于可穿戴设备的众多想象。而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仍是一个未来概念,概念已沸沸扬扬,现实却仍不温不火。可穿戴设备仍然达不到人们预期的那个点,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之路?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可以这么问,可穿戴设备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功能,才能抓住用户的“痛点”呢?

信息获取,迭代的媒介

如果非要给可穿戴设备一张打头阵的牌的话,相信会是“信息获取”。从书报到PC到移动终端,再到可穿戴设备,实际上是一条强化人获取信息能力的升级线。媒介即信息,人与信息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与信息也愈发形影不离,可穿戴设备把信息“穿戴”在身上。

可穿戴设备是继手机之后的另一块“屏”,是人与世界沟通的物联新工具。可穿戴时代,物联网技术联结了身体和世界的联系和交流,也拓展了媒介的定义,任何可穿戴设备都是一种媒介。可穿戴设备获取的信息包括外界世界的信息和人自身的信息,人与世界、人与自身的信息交换方式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升级,将面临新的变革。

在未来的某一天早晨,你睁开眼睛准备起床,手表向你报告了昨日的股票基金收益,你愉快的起了床;在你吃早饭期间,你通过眼镜读取了你预定的新闻,在你睡觉的这段时间,世界上又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你收到新邮件,上午公司临时召开总部领导视察会议,你的眼镜传来视察领导的照片、资料;你喜欢的动漫有了更新,耳机提醒你中午有20分钟时间可以用来观看;老人夜里咳嗽数次,他身上佩带的小型仪器就信息发送给你了的手表,你拨通电话提醒他注意身体少吸烟;你的鞋子提示你一周来你体重增加了1kg,并根据你的日程表,给你安排了健身课程;你收到提示今天下午可能有雨,于是你顺便戴上了一把雨伞。

这些场景将在不远未来的现实生活中上演,获取信息的方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信息走向更加碎片化,精准化,由于信息掌握的全面,决策也变得更加科学。媒介本身也不局限于获取信息,信息的接受和信息的处理同步进行。

通讯辅助工具

除获取信息外,作为通讯辅助工具是可穿戴设备需要具备的第二大功能。尽管很多人质疑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作为通讯辅助工具的实际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功能是目前阶段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关联的重要纽带。鉴于智能手机的大屏化趋势,其便携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而可穿戴设备正好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便携性,及时地通知用户重要的通知信息。参照Google Glass、智能手表等设备,在短期内,可穿戴设备将会与智能手机等相互补充,协同工作,主要用于填补智能手机所无法覆盖的区域,或是作为手机的一种延伸,完善补充手机的通讯服务,以及升级版的手机通讯服务。

相对于手机,可穿戴设备更加便携,两者的关系类似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间的关系。按照这种“顺延关系”理论,智能手机是迷你平板电脑,而可穿戴设备又是迷你智能手机。例如,谷歌眼镜就像是可佩带的迷你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拍摄和上传照片到社交网络,发送信息等其他功能。可穿戴设备可以作为通讯辅助工具,显示手机上的通知信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表大多属于此类工具。在显示手机通知信息之外,可穿戴设备应该能够在设置中对通知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以避免手机上的通知提醒过多,重要性和实效性参差不齐的问题。当然,如果可穿戴仅仅具有通讯辅助功能,这其实很难唤起大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而,可穿戴设备还必须提供一些独特的提醒功能,如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预报。可穿戴设备作为通讯辅助工具,来完成获取智能手机上的信息这一功能,与上文所述的获取信息功能相融合,共同为人的生活提供便捷性和更多可能性。

传感设备,点金的手指

业界认为,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的点金石。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电源、无线通信,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目前穿戴式设备中的传感器包括惯性、生物和环境类传感器,未来各类传感器功能性的全融合将成为传感器的研发方向。

就目前市场上已推出的可穿戴传感设备来看,可穿戴传感设备至少将在以下两个领域大展身手。

医疗健康领域。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报告显示,未来5年内,可穿戴设备的整体市值也将超过80亿美元,其市值的大幅增长预期,主要受益于医疗保健类可穿戴产品的推动。截至2018年,个人医疗保健类可穿戴产品的数量将从2013年的4000多万台跃升至7000万台。血压仪、胎心仪、隐形眼镜监测泪液,结合近视治疗……健康医疗类可穿戴产品较于其他类,更易于推广普及。

安全防护领域。儿童和老人更需要安全防护方面的功能,儿童手环基于儿童安全需求,具备定位、安全预警、单向通话等功能,适应了家长监护儿童安全的需求,专家预计今年市场至少将出现6款智能手环。美国有运营商去年推出了老人摔倒报警器,专门帮助老年人脱离危险的报警装置。设备可检测佩戴者是否跌倒,如果发生危险,通过GPS定位将救护车“指引”到佩戴者当前的地点。不局限于儿童手环和老人摔倒报警器,安全防护功能或将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突破口。

时尚科技,融合的趋势

科技与时尚越来越亲密,科技产品的时尚元素在凸显,时尚产品的科技含量在陡增,二者互相促进各自的发展。Google Glass就曾被模特戴到了纽约时装周的T台上,iPhone、iPad跻身时尚电子产品,亦是其之所以风靡的重要原因。科技产品正在步入“可穿性时尚”市场的新时代。

在科技产品中,可穿戴设备又是时尚的前沿阵地。眼镜、手表、手环,本就是时尚装饰界的翘楚,踏入时尚科技的潮流后,更是稍有动静便挑动着消费者的神经。可穿戴设备与时尚已不仅仅是谁被谁引领的问题,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二者的关系才更为合适,在可穿戴设备市场,有谷歌、三星一类的科技公司,也有耐克、阿迪达斯一类的服装和生活用品品牌。可穿戴作为时尚配饰,将科技与时尚的交融整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正是可穿戴设备抓住用户“痛点”的法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