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无线智能手机战略服务(WSS)最新数据表明,在2013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安卓手机已经获得了全球79%的份额,拉开了与竞争对手苹果的差距,这无疑是其更为开放自由的结果。
在另一方面,苹果封闭生态系统并没有丝毫的松动迹象,最新的iOS7版本的多处革新令“越狱”(指绕过苹果对操作系统的诸多限制,从而获得底层“Root”操作权限的手法)比例空前下降,且App Store审核制度还在进一步紧缩。以封闭为基本特征的苹果iOS系统能否保持辉煌,继续实践自己独立特行的道路,值得深思。
封闭系统的痛苦和诱惑
绝对掌控是封闭性系统的最大特征,在苹果App Store之中,不但不允许出现类似的应用商店,且一切APP外指向的链接均被禁止。2013年,苹果以《应用商店审核指南》2.25条款(内容为:若您的应用以销售或推广为目的,展示他人开发的应用,且操作方式与苹果应用商店类似或混淆,那么将无法通过审核)为大棒,令国外知名的限时免费推荐类应用AppShopper和国内的金山装机必备应用落马下架,就是最为典型的封杀案例。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曾因为苹果的封闭付出沉重的代价,撇开“因鼓励盗版和越狱”而被禁止的360不说,包括腾讯、百度、UC等巨头的龙头产品都曾因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被下架过。而对于那些中小应用开发者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对等的尊严,还有难以估量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审核时间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这在急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当致命,开发者的抱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苹果拒绝就此改变自身的姿态。
在苹果这个高度封闭的王国里,合作伙伴事实上沦为各类供应商,控制权完全属于苹果,更多的利益因而为其所攫取,但依旧充满诱惑:软硬件的完美匹配带来绝佳的用户体验,严格的内容与下载量审核带来的是安全的保障,以及相对真实的排行榜,进而催生出更高的用户价值和推广渠道价值。
归根结底,苹果生态圈的优质感是出自对用户需求和心理——即基本人性最极致的理解和追求,而所要求的绝对控制和统一又是建立在完全封闭的基础上。正因为如此,看似违背互联网开放精神的iOS生态系统以及由此所延伸出来的商业模式,才会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专制王国与反对派的持久战
随着苹果系统全面进入到iOS7时代,苹果官方和“越狱”者开始了新一轮的角逐。由于iOS 7系统在功能和界面的众多变革,以及销售渠道的不断完善,令过去一年“越狱”主阵地的中国区比例从超过30%骤降至12.7%的历史新低。不过,曾经主导iOS7破解的“越狱”团队Evad3rs核心成员——planetbein则表示,他们现在手里仍然有数个未发布的漏洞,即便寻找iOS7漏洞的工作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他们手里的“存货”也足够发布出iOS的完美“越狱”版本,他断言这一富有挑战的事业会一直发展并活跃下去。
苹果官方对于“越狱”的态度其实一直暧昧不明。有数据显示,2012年App Store中国区营收为1.71亿美元,仅仅占全部营收的0.7%。但实际上iOS系统是可实时连接网络并进行自检的,且苹果对于因“越狱”而带来的大量盗版问题也视而不见,和当年微软放纵盗版使windows被装进千家万户的PC中的做法十分相似。
一个生态圈的建立,只有当参与的各方面利益诉求达成一致,并且建立起了大家都愿意遵守的行业规则,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越狱”所带来的额外生态虽不在苹果的控制之内,但依然是iOS生态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搞趣网CEO董宇认为:“越狱的角色类似于倾向于民主制度的反对派新势力,高度封闭的王国一定会有反抗力量的出现,而资本和技术让它变成了一股强大力量。但是目前行业没有规范标准对它进行约束,所以它一定会出格。”
苹果系统的封闭性由创始人乔布斯的强烈控制欲望延伸而来,在开创了移动智能设备的新时代、造就了市值世界第一的苹果的同时,也曾经使得苹果拱手将个人计算机的胜利果实让给IBM和微软。这种悖逆互联网开放精神的独特路线,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魅力维系,就算继续维系封闭的基本特性,在后乔布斯时代,其具体表现形式也会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向前发展。
颠覆他人 或被他人颠覆
相较IBM、微软、Intel,苹果封闭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且针对iOS系统的应用开发包(SDK),和APP STORE的发布,对于完全封闭的iOS系统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苹果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历史地位。
作为苹果专制王国的民主后门,“越狱”对于完善iOS系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越狱”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漏洞最终令苹果做出修正,“越狱”者事实上间接承担起了iOS系统高级测试员的角色;另外,“越狱”拉动的iOS系统个性化发展也让苹果深受启发。以最新的一些变动为例,iOS内部实现了黑名单拦截、以及更多个性化输入法的加入,都满足了用户深度的个性化体验,这事实上在不断加重iOS的封闭性。
快用苹果助手VP胡晓认为,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实现了很高的覆盖,用户对APP的依赖越来越高是一个必然趋势,政治、经济、技术、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在向着移动互联网平台迁徙。没有人会希望苹果继续加强垄断,而作为一个商业公司,也很难指望苹果去替全世界的国家公众或者实体服务,现今的模式被部分颠覆在所难免。
苹果本身做的事情就是颠覆式的,在之前极大地改变了IBM、微软以及诺基亚主宰的世界,这就是乔布斯主导的精神。现如今,它自身也面临着其他人的挑战,包括附着于苹果生态圈之上的其他参与者们,如类似快用苹果助手即将推出的容量扩容壳,将破除苹果因限制容量而带来的价格垄断,真正动到了苹果的蛋糕,但却并没有破坏iOS原生生态,而是之外的独立环节,苹果恐怕无法不对此作出调整。
在董宇看来,整个苹果生态圈的创新主要分两层面,一个是围绕着硬件的系统构建,另一个是在应用层面进行的综合服务创新,例如收费模式的发展,就可以通过应用内综合服务、限时免费等多种途径实现,这些不光渠道、媒体、限免网站可以做,实际上苹果官方自己也可以推动。
迄今为止互联网所存在“开放”和“封闭”的两种不同路线,事实上取决于平台商的战略、技术和服务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体验需求。而对人性的理解曾经是苹果系统引以为傲的优势所在,封闭的iOS之后将给用户交出一份如何样的答卷,不妨拭目以待。